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三石头客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搜索
查看: 46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青朴印象

[复制链接]

653

主题

0

好友

797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13 03:29: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作者:高迪    转贴自:作者授权    点击数:2168    更新时间:2003-5-30]              
                                    550
  西藏行(3)
  5月26日上午10点,满怀着对神秘苦修地----青朴的憧憬和敬意,我从拉萨乘车去扎囊县,到车上一问司机,才知道去桑耶寺要经过县城到雅鲁藏布江的桑耶寺渡口(当然也可以从拉萨大昭寺附近的丹杰林寺乘车直达桑耶寺),由于人少,渡船一天只开一个来回。我一点整到的渡口,算是运气好,已经有六个人在等待了.一碗面条没有吃完,就催着上船了。
  我陪伴雅鲁藏布江已经好多天了,但却是第一次在江上乘船而行。这里属于中游,江面很宽,大约有1公里多,水流平缓,江中有很多的沙洲,船要绕来绕去才能渡到对岸,所以足足费了一个半小时.只收3元钱,简直太便宜了.虽然烈日暴晒,但阵阵凉爽的江风不断拂面而过,也并不觉得太热。
  同船两个僧人,其中一个40岁的四川甘孜州的叫吐定的喇嘛,正好是去青朴山上修行的,他要修满100天,中间不能下山,所以带了糌粑,大米,干肉,挂面,酥油,奶渣等足够三个月吃的,以及铺盖,蜡烛,火柴,锅碗瓢盆等用的.另一个年轻僧人是专门送他的。
  听他说起来,山上修行人住的房子很紧张,没有空着的,他是六天前就到了山上,好不容易找着这个地方,原来修行的僧人家中有事,才两个月就要下山,7月中旬再来,他正好利用这段时间先修行着,同时再找房子.拿到钥匙他就急忙下山,准备了全部物品今天带上山来。
  船在江中缓慢行驶,所有的人都不着急,吐定喇嘛始终在闭目念经,手中不停地捻动着念珠,不时地从一个小塑料口袋中往江中倒一些火灰,他说是祭水神的,最后干脆连口袋一起扔到了江中。而两位藏族姑娘躺在船底睡起了大觉。
  我欣赏着江水,两岸缓缓移动的群山,以及成群嬉戏的水鸭子,心情十分愉快。
  3点上了岸,除了我以外,全都带了很多货物。不到十分钟就来了一辆中巴,全部人和货物上了车,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始建于八世纪中叶的桑耶寺.这可是整个西藏第一座具有佛,法,僧\"三宝\"所依之正规寺院啊。
  我急于上山,可是要到第二天早上才有车,正好有时间参观一下桑耶寺,到了三楼负有盛名的壁画前,我只是看个热闹,可几个参观的当地人都神秘而又崇敬的告诉我,上面有********,并且恭恭敬敬地大礼参拜。我半信半疑,一问寺里的僧人,果然如此,因为壁画是文物,所以完好地保存下来了。看来有很多宗教方面的问题是不能用常理来判断的。
  吐定喇嘛两人,认认真真地行五体投地大礼,有近两百个,问起来,他说:\"这算什么,刚刚出家的时候,要行10万个大礼,他每天磕5000个头,足足做了二十天,现在每天不过磕100个头就行了。\"  
  一直等到他们磕完头,已经快九点了,才和他们一起吃了顿便饭。睡觉时一看,房间里五个人,居然有三个是喇嘛,而且全都是明天要上山的。伴随着喇嘛们在寺庙里睡觉,我可是第一次,感觉有点奇特,恍恍惚惚中好象自己也成了喇嘛一样,好象睡在自己家里一样的踏实和安心,很快就进入了香甜的梦乡......  
  早上5点半,吐定喇嘛将我叫醒,睁眼一看,他们全都起来了,慌慌张张地起来,抹把脸,在黑暗中就提着包上了已经准备出发的敞蓬大卡车,30多个人和很多大小包袱,将整个车厢装的满满的,大部分人坐下了,少数人没有地方坐,只好站着。
  六点正,卡车颠簸着出发了。不到十分钟,天就下起了雨,而且越来越大,我本来因为估计不足,没有穿毛衣,就觉得有点儿凉,这一下更是雪上加霜,简直要发起抖来,可是看着满车的人(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老年人)那若无其事的样子,我也只好忍耐了,过了一会儿,几个老太婆纷纷打起了伞,其他人则都依然是不动声色,雨水顺着头上、脸上流下来,我除了咬牙苦撑以外,别无它招,只有在心里安慰自己:人家在山上苦修20多年,我来朝拜,来向他们学习,就得受点儿考验,吃这点儿小苦算什么,这么一想,倒也安下心来,随它便吧,不再着急了,看看周围,大都闭目养神,一副泰然的样子,可能他们也都是如我这般地想吧。
  6点40分,到了青朴山下,雨也停了,可以看得出,所有的朝拜者都如同获得解放一样的兴奋,脸上都带着笑容。抬眼往山上看去,令人眼前一亮,这里和沿途看惯了的荒山秃岭大不一样,满山树木茂盛,郁郁葱葱,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不知是好景色吸引来了修行者,还是修行者的诚意感天,天降甘露,专门滋润这一个山头,使之大异于周围数十里的山峰景象。
  一对叫金巴和拉姆,在拉萨经营一个民族用品店的青年夫妇,带着价值约2000元的100多斤酥油上山来供奉,还专门雇了三个人背。他们很热情地和我打招呼,我就和他们一起上山了,正好也可以看一下修行者们对供奉酥油的反应。
  山并不算高,两个小时就到了喇嘛寺,也就是一千三百多年前莲花生大师修行的地方,对我来说,这一段时间以来,久经锻炼,根本不在话下;可是难受的是,我准备不足,没有带吃的,心想到了山上再买,可我们到的早,山上唯一的小卖部还没有开门,我只好挨饿了,心里面直发毛,这一天饿下来,我可是真受不了。
  好的是,在寺里面休息,大家也都饿了,纷纷拿出了吃的东西,像我这样没有准备吃的是绝无仅有。金巴夫妇善解人意,拿出苹果、面饼和糌粑让我吃,这可真是雪中送炭,我太高兴了,客气话也没有顾得多说,就大嚼起来,实在是香甜无比,就连平时我只可能尝一点的糌粑,也连吃了几大口,吃饱喝足了,我才有精神注意他们的行为:  
  夫妇两个在寺门旁的祭灶里升起了火,口中念念有辞,祭天、祭地、祭山神、祭水神,然后就向寺院管理人员送上了全部带去的酥油,寺院挺正规的,还办了馈赠的手续,说是藏历4月1日(公历5月31日)是撒哈达节,由管理人员给修行者们分。
  大家在寺里面瞻仰了莲花生大师的静修地,那是一个不太深的山洞,看起来很一般,奇怪之处在于洞顶的一块大石头上有很多各种各样的花纹,据说有缘分的人可以从中看出自己未来的命运,一群人看了半天却一无所获,我走过去随意看了一眼,就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坐在莲花宝座上的菩萨,惟妙惟肖,再没有那么像了,我一说,大家都来看,无不啧啧称赞,说我有福,将来菩萨一定保佑。我的心里却是有点沉甸甸的,没有一点幸福之感,反而莫名其妙地感到有些紧张,不知冥冥之中是什么命运在等待着我。我对现在基本可以随心所欲的生活和现状确实已经比较满意了,并不希望有什么很大的或者说根本上的改变。
  之后,大家就一起开始了此行的主要活动--行善。
  山上总共大约有近200名修行者,其中时间最长的在山上已经呆了20多年,呆了十几年的比比皆是,大多数都呆了几年以上。他们所住的最大不过8平方米的小屋或石洞,星罗棋布地分散在山坡的各个地方,由条条羊肠小道串联起来。每间小屋都是只住一人,炉灶、锅碗瓢盆齐全,都能维持基本的生活必需。
  所有的朝拜者挨门挨户的串,到每一家简单招呼一下,放下准备好的或零钱、或蜡烛、火柴、或其他物品,不多耽搁,拔腿就走,毕竟有那么多户要去呢。
  我还是没有准备,经人指点,换了一些零钱,也和大家一起挨门挨户的送钱。其实我的真正愿望是找一个能够说汉语的人,也可能是我的心不诚,问了几十个人,也没有一个能够说比较流利汉语的人。
  没有能够和修行者谈话,只好和同行的朝拜者说话了,一个退休的干部说的一番话还有点意思:  
  藏族人民全都信佛,除了那些当官的,他们在位时不但不敢信,还要动员、阻止老百姓信,当共产党员的嘛,要信马列主义,这样也可以理解。但是退休以后,他们也都信了,他们也怕死嘛,他们也想下一世还能托生为人。
  11点30分,刚刚还是晴空万里,突然就乌云密布,下起冰雹来了,大家慌忙躲避,虽然只下了十几分钟,有的地方却铺上了薄薄的一层,天意实在是难测啊。
  我原来想在这里住上一段,好好地了解一下修行者们的生活、思想、观念等等,可是碰不到一个会说汉语的,难道是天意;再说,大部分挨的密密麻麻的小屋子,也使我觉得有一点像村庄的感觉,只不过,村民们都是一些和尚和尼姑罢了,也只是正常的生活,没有什么太了不起、太与众不同的地方。
  12点50分,在矛盾的思想斗争中,我和在尼姑寺院内小卖部等待骡子来驮东西的吐定喇嘛告了别,就上了车,但却还一直恋恋不舍地望着后面,车开了,看着逐渐远去的青朴山,突然之间,没有任何预兆,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而且呼吸急促,怎么也喘不上气来,接着,就是一阵牵肠挂肚、撕心裂肺般的难受,全身到处都难受,只觉得烦躁不安、无所适从,就好象要和自己关系最亲密的人永别,再也见不到面似的......这是怎么了,我可是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经历,这样的感觉。
  难受还在不断地加剧,我头脑灵光一闪:我要下去!想法一产生,不由自主地就喊出了声:停车!停车!  
  旁边的人奇怪地看着我,但还是有好心人告诉了司机,车停了下来,还没有完全停稳,我抓起包就跳了下去,说也奇怪,我脚一落地,马上感到浑身轻松,再也没有一点儿难受的感觉了,我试图再寻找那种感觉,却只觉得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畅。
  我一步步向青朴走去,心头有着前所未有的踏实和愉快......  
  
  到了小卖部,看到吐定喇嘛他们依然在等待,我说了句:我又回来了,他却一点儿好奇的神色都没有,一句话也没有说,就好象我的回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看我满头大汗,两个喇嘛抢着给我买水、买东西吃,我一再推让也不行,小卖部的小尼姑很奇怪地看着这一幕,不知她是怎么想的,可惜她只能说个别汉字,无法与她交谈。过了一段时间,赶骡子的脚夫来了,大家齐动手将所有的东西绑上去,3点钟,伴随着尼姑寺集中学经的螺号声,我们向处于西边山顶上的吐定的住处赶去。这面山坡比正面山坡要陡得多,4点30分,每个人都是一身臭汗地到了吐定喇嘛的清修处,那是一间大约4平方米的小窝棚,是用树棍、树枝、塑料布在一个稍微凹进去的地方搭起来的,里面只有一张床和墙上凹进去的一小块平台,外面树枝搭的棚子下面是炉灶,看着这么简陋的地方,想着他要在这里生活100天,我的眼眶不由地湿润了,他却笑着说:我的房子不错吧,我只能连连点头,却说不出一句话来。看着他真诚的笑容,我好象悟到了点儿什么:对于他来说,常人所重视的一切,都是无所谓的,只要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别的他都不需要,他的物质生活极端贫乏,他的精神生活却特别丰富,他有着常人所不能比拟的、异常丰富、异常充实的精神世界,这难道不是一种极大的幸福吗?!  
  那个送行的小喇嘛还要住一、两天,帮他干些砍柴之类的活以后再走。
  我告别了他们,独自一人下山,却感觉到格外有劲儿,仿佛他们两人的力量也分了一些给我。5点10分,我就又回到了小卖部,进了旁边的接待房,这就是我晚上的住处,看起来干净得很。
  六点钟,小尼姑们下课了,每个人都抱着一厚摞经书、本子,有的还拿着墨水瓶,完全一副学生的样子。看着三、四十个光着头、穿着僧衣的妙龄女子鱼贯地走着,真不知她们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选择了这么个职业?但看着她们脸上安详的表情,好象已经知道她们的回答了。
  我买了些方便面和饼干,这是外人在山上所能吃的全部食物了。
  接下来,由于语言问题,无人可以说话,只好也充做哑巴,只用点头和微笑来交流,静静地观察发生在尼姑寺周围的一切。
  且不说那满山浓郁清香的树海;那遍地开放的五颜六色的鲜花;也不说那无数发出悦耳鸣叫的各种鸟儿;那些就在你的脚旁走来走去的鸽子、喜鹊;更不说那迎面飘来、饱含着大自然中所有芬芳气息的微风,呼吸上一口就满腹清香,令人但愿长醉不愿醒。
  单说那一个个老态龙钟、步履蹒跚的老年男女,手中摇着****、不懈地围绕着尼姑寺转着圈儿,一圈又一圈,我试图数一下,却失败了,他们不知疲倦地一直走,实在走不动了,就靠着墙歪一会儿,我看都看累了,他们却还在走,我一边儿看着他们一边儿在想:他们好象永不停歇,即使他们休息了,相信他们的心里还永远不停地在走,这该是一种多么巨大的精神力量啊!如此巨大的精神力量,如果一旦被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拥有,不论放到哪里,都肯定能产生出极大的物质成果!  
  再说在他们转的同时,尼姑寺里面有两个年龄特别小的小尼姑在不停地行五体投地大礼,先是两手合什放在胸前,然后高举过顶,接着全身趴下,两手着地后全身滑向前去,直至全身放平,两手伸直;一个做完,马上接着做下一个,毫不停顿。看来,这俩个小尼姑是新进人员,正在完成她们初入门必须要完成的10万个磕头大礼。我想:藏传佛教如此规定,肯定有它的道理,即使从常理来说:一个人在某一件事情上投入的时间、精力、劳动等越多,他对这件事情的感情就会越深,这肯定是成正比的,这样时间长了就会成为他的自觉行动,就会深深地融入他的血液和思想中,成为自然而然的事,不论是恋爱、婚姻、事业还是所有的一切事情,莫不如此,没有例外。
  9点30分,俩个尼姑吹响了大概是息灯号,本来从各处不断传来的说笑声,歌声以及尼姑们不停地走动的声音,马上就消声匿迹了。随着,一切人的活动都停止了,我进入了一个完全安静的世界:  
  这里静,真静,静的连一丝风声都没有,什么叫万籁俱寂,这会儿我有了深切的感受。
  闭上眼睛,什么也不想,仅仅是感受这种静,我没有想到,竟然是如此惬意的事情:
  静--使人身心洁净,远离烦扰的人世间;  
  静--使人产生一种新生的感觉,好象经历了一番脱胎换骨;  
  静--使人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大自然,这才是宇宙的原始和本质;  
  静--使人不忍心打破它,简直想连呼吸和心跳也停住,就这样什么也不干、什么也不想、一动也不动地永远这么呆着......  
  
  5月28日
  早上六点的起床号,将我也吹醒了。伸了个舒服的懒腰,好久好久没有睡过这么香甜的觉了,甚至觉得仿佛没有睡觉一样,时间还停留在昨天晚上,可浑身的不可言喻的舒服劲儿,又分明是刚刚醒来。
  我洗漱完毕,刚吃了块方便面,还没有考虑今天要如何行动,门外就传来了嘈杂的人声,每天照例都有的香客和朝拜者又来了。
  我刚走出房门,还没有仔细看,\"早上好\"的问候声就传了过来,杂乱的藏语声中透出了悦耳的普通话,这分明是对我而发,我往声音传来的方向一看,原来是一个20多岁的小尼姑,圆圆的脸,微笑的面庞透出一股亲切和干练。真是皇天不负苦心人,我终于碰到一个会说普通话的了,我高兴得只顾盯着她看,连回答都忘记了,直到看到她转过脸去,我才意识到犯了傻。
  下面就比较简单了,反正我要跟她说说话,直到我的问题问完为止,只要我厚起脸皮,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她叫尼玛,28岁,已经在山上呆了五年,这次回家了两个月。她是个热心人,领着三个不相识的尼姑去自己的朋友处吃茶,而且到岔路口还好心地告诉我,应该往那边走,我硬跟着她去吃茶,她也不反对。她的朋友当然也是小尼姑了,不过是尼姑寺里的,而不是山上的罢了。这个朋友的香闺里装饰可真是漂亮,地上是地板革,墙上和天花板全是图案华丽的壁布,屋子大概有8平方米,外边还有专门的厨房,是我这两天看到的近百个房间中最华丽的了,可见女孩子永远都是爱美的。屋里有一个柜子、一个桌子、一个箱子,还有六床被子、两床毯子,完全是一个很好的小康之家。
  喝了酥油茶,吃了尼玛带来的面饼,又听她们说不完的话(可惜我听不懂),足足呆了一个小时,我们才又动身。9点30分才到了她住的102号房,是个很一般的大约六平方米的房子,炉灶还在室内,除了一张床,什么家具也没有。
  一路上,她们几个人有说不完的话,我根本插不上嘴,到了房间,我实施了想好的计划,拿出了照相机,情况马上就改变了,我顿时成了中心,这时候什么都好办了,我一边儿给她们照相,一边儿就聊了起来:  
  原来她21岁就出了家,是自己愿意出家的,上小学的时候就想当尼姑,一方面是图舒服,不用干什么活;再一方面当尼姑自己和家里都光荣。她这几年的生活完全是家里负担的,她主要靠糌粑维持生活。至于零花钱,我不太好问,据我观察,每天可能会有3元钱左右的收入(当然是那些朝拜者供奉的了)。
  \"你们修行是修今生还是修来世?\"  
  \"都修。\"  
  \"你们生活这么苦,想不想过更好的日子?\"  
  \"就这样已经习惯了,不想那么多。\"  
  \"你们有没有和尚证?\"  
  \"只有居住证,办身份证要60元,谁有那么多钱啊。当初出家的时候,给师傅磕头就行了。\"  
  \"尼姑都有级别和等级,你们在这里怎么参加考试啊?\"  
  \"不知道有什么等级,师傅说,如果学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到别的地方任职了。当初在师傅家附近住,后来师傅说到这里好,我们师姐妹20多人就都来了。\"  
  \"你这房子是谁的?\"  
  \"我三年前自己请人盖的。\"  
  \"你们当尼姑是不能结婚的,有没有想过个人问题?\"  
  \"想也想过,但我一直就想当尼姑,不喜欢男孩子。\"  
  \"如果有男孩子喜欢你怎么办?\"  
  这时,一个叫曲尼措姆的马上用手指划着脸蛋儿说:羞、羞、不要脸......  
  
  12点多了,在尼玛处吃了块方便面,因为她们还要到山下运东西,我就和她们一起下山,并且告了别,我答应尽快将照片给她们。
  和她们分了手,我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但猛一下也想不起还有什么要问的,想了一下我明白了:很多东西不是靠几个问题能问明白的,必须有一段时间的接触,慢慢地交上朋友,才能了解、感受她们以及那些多年呆在山上的修行者们对生活、对事物、对今生、对来世的真正看法。可能,他们自己也并不太明白自己的真实想法,或者说,他们不一定善于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真正见解,只能在逐渐进行的讨论中,了解他们的真实观念和想法。但不论怎么说,像他们这样,为了自己的信念,默默无闻地在山上生活五年甚至更久,是很了不起的、是很伟大的,毕竟这个世界上能像他们这样生活的还只是少数人。也可能她们如果在家里生活的话,物质条件比这里好不了多少,但千千万万个在家里生活的女孩子,精神境界和她们是无法比拟的。
  总之,他们给人带来了太多太多的思索,使人不由得不扪心自问:如果自己处在他们那样的情况之下,我会怎么样?我会不会像她们那样乐观地、不多加思索地生活,而且准备永远这样生活下去?  
  回到了桑耶寺,和一个从印度佛学院毕业,周游过东南亚8个国家的年轻喇嘛谈话,他对青朴山上的修行者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青朴山上的僧人是一流的;寺庙里的僧人是二流的;在街上到处转的僧人是三流的。\"  
  \"为什么说他们是一流的呢?\"  
  \"因为他们今生今世什么都不要了:不论是家庭、还是名利,他们一心一意修来世,他们要修来世成佛。\"  
  我默然了,实在说不出什么,也没有什么话好说的了,但我心里总是觉得沉甸甸的,好象压着一块大石头,不知是为了什么而忧虑呢?还是有些什么问题没有想明白?还是其他?
  
  面对着佛教精神力量的巨大吸引力,我确实有点儿不知所措、无所适从了,我的理智处于了矛盾之中。我只能够祈求这个矛盾的时间不要持续太久!  
  青朴对我的吸引力是巨大的,我无法抗拒,我还要去青朴:去接近她、去熟悉她、去了解她、以便最终决定怎样对待她!
                    
                     
游客『流水的声音』于2003-6-15 7:58:20发表评论:
评分:0分
    旅途真实的记忆
我不知道作者是如何记录沿途的见闻感受,从时间的记录上他应该是马不停蹄在奔波,却能很详尽很及时地把过程写下来,在那个通讯不怎么发达的地方第一时间让大家知道,真是很不简单。值得表示敬意。

游客『我行我色』于2003-6-4 20:29:51发表评论:
评分:0分
    我的梦想
和自然如此亲密接触,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转发到微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三石头客栈 ( 闽ICP备17012760号-1  

GMT+8, 2024-5-13 10:38 , Processed in 3.04200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