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三石头客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搜索
查看: 30664|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色彩管理的基础知识

[复制链接]

13

主题

0

好友

670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0-31 23:59:3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转自: 深白色彩管理。

 

多次听大壮说起关于色彩的一致性问题,一直没整明白,以下是今天看到的一段关于色彩管理的基本理论,还没完全明白。互相学习中。

 

 

我们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是,来自显示器上的颜色与来自打印机、冲印机或印刷机的颜色为什么不能匹配。根据复杂的色彩学,产生这种色彩差异的原因有很多,这也是彩色图像的外观在不同设备上为什么很难准确再现的原因。

          
      设备间的色彩信息传达类似于人类语言信息的表达,每台设备都有自己的语言,当不同语种的人在一起时,交流就会发生问题,设备间的色彩传递更像是相同语系的人之间进行交流,但这中间夹杂着各自的方言,要想准确表达或准确理解各种方言,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个翻译,而色彩管理充当的角色就是将色彩的再现从一台设备翻译到另一台设备,以确保色彩意图能被准确地表达。

          
      每个人对色彩的感觉和喜好不同,就像是每台设备都有着各自的色域和再现能力一样,当我们不能对设备的色彩进行控制时,我们只能凭感觉去评价或表达色彩,而如果我们有了色彩管理这样优秀的翻译后,是什么色彩就能得到什么色彩,就能排除主观的猜测以及视觉上的错觉,就能在输出色彩之前预知结果,只有这样,在输出色彩之前对色彩进行的所有编辑工作(例如对照片的调整)才有现实意义。

          
      一般来讲,假定众多的彩色设备没有经过科学的色彩管理,将它们再现色彩的精确程度用60%来表示,当你花费重金购买了更昂贵的设备后,色彩的精确指数也不会超过70%,而当我们为现有的设备实施了色彩管理之后,色彩再现的精度可高达95%以上。

          
      如果你不了解色彩管理的重要性,无论你的实践经验有多么丰富,也无论你对设备的功能有多么了解,你很可能与色彩打一辈子交道也弄不清为什么色彩的再现总是这样不准确,总是这样令人捉摸不定,你几乎只能总是采用一种方法来解决,那就是猜测。

           一、什么是色彩管理

           色彩管理系统必须完成两项重要的任务:
           (1)必须指出RGB和CMYK数值所表示的是什么样的颜色感觉。
           (2)必须保证这些颜色数值在设备间传递时,保持颜色感觉的一致性。

           色彩管理系统真正做的只有两件事:
          
      (1)色彩管理系统给RGB或CMYK数值赋予一个特定的颜色含义,使它们变得明确,使我们可以知道什么样的颜色感觉应该赋予什么样的一组数值去表达它。
          
      (2)色彩管理系统要改变发送到各种设备上的RGB或CMYK的数值,也就是要使用不同的颜色数值在显示器、喷墨打印机或胶印机上产生相同的颜色感觉。

          
      每台彩色设备都能再现一个色彩范围,即所谓的色域。例如显示器或打印机,它们都有各自独特的色域,但不同设备间的色域范围并不完全相同,甚至存在很大的差异,而色彩管理则提供了一种巧妙的解决方案,它使用一个中间的颜色空间来表示各种设备的颜色,这个中间的颜色空间叫做“特性文件连接空间”,简称PCS。PCS的作用是在所有我们要用的设备之间架起一座颜色转换的桥梁。

          
      色彩管理科学并不单纯是为了“所见即所得”而建立的,而且从严格的意义上讲,真正意义上的所见即所得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例如,显示设备(显示器)和输出设备(打印机或印刷机)本身的观察条件是两个根本不同的问题,所以你在显示器上看到的和你在打印机上得到的颜色感觉总是存在差异。任何输出系统都需要人为地进行干预和控制,色彩管理不可能使你的显示器和打印机产生出完全相同的颜色效果,但是色彩管理系统却能够产生一个更接近、更一致的视觉匹配,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很难的事。

二、色彩管理的组成部分
           1、 PCS:特性文件连接颜色空间,它允许我们给每一个颜色一个明确的CIE XYZ或CIE
      LAB数值,CIE(国际照明委员会)这些数值不依赖于复制颜色时所使用的具体设备,而仅取决于我们实际所看到的那个颜色的感觉。它是我们用来定义颜色的标准,它可以在各种设备之间传递所有的颜色。
           2、
      特性文件:特性文件也称为描述文件,格式为ICC,它是用来描述设备的RGB或CMYK控制信号与这些信号所实际产生的颜色之间的关系,即,特性文件明确定义了RGB或CMYK数值所对应的CIE
      XYZ或CIE LAB数值。
          
      特性文件能够描述一个或一类特定的设备,也能描述一个抽象的颜色空间,如Adobe(RGB),ICC的本质是一个查找表,它包含一组设备控制信号值(颜色值)。ICC给予RGB或CMYK值以明确的颜色含义,原始的RGB或CMYK值是不明确的,因为它们被发送到不同的设备上,会产生出不同的颜色感觉。特性文件本身不改变RGB或CMYK数值,它只是赋予这些数值特殊的颜色含义,它也不能改变设备的行为,它只描述设备的行为。例如,一台打印机的特性文件可以描述这台机器在打印一个红色时,实际打印出来的红色里包含了不该有的其他颜色成分,这时色彩管理系统就会通过ICC的描述(ICC的描述是通过测量得来的),自动计算出补偿这种偏差的精确数值并发送给打印机,使打印出的红色更加纯正。
          
      在进行颜色转换时总是需要涉及到使用两个特性文件,一个是源设备特性文件,另一个则是目标设备特性文件,源设备特性文件告诉色彩管理系统文档中实际包含的数据究竟是什么颜色,而目标设备特性文件则告诉色彩管理系统,要在目标设备上复制这些颜色时需要一组什么样的控制信号才能再现这些颜色。
          
      从本质上说,特性文件就像是一部词典,其中包含了与一台特定设备的色彩信息相关的所有数据,包括这台设备的色域、色彩空间、着色剂以及操作模式。换言之,特性文件含有一台设备所特有的全部色彩特征,是整个色彩管理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色彩管理系统使用特性文件,同时借助于设备无关的色彩空间(例如CIE LAB),把色彩数据从一个设备相关的色彩空间(例如扫描仪、数字相机)转换到另一个设备相关的色彩空间(例如打印机、冲印机、印刷机)。制作特性文件的过程称为设备特征化。设备特征化是使用高灵敏度的色彩测量仪器来完成的。国际色彩联盟(简称ICC)的成立为制定色彩管理标准奠定了基础,该组织制定的第一个色彩管理标准就是ICC特性文件,ICC特性文件基于一个定义明确的开放式标准,被所有与色彩有关的设备支持。ICC特性文件分为不同的类别:
           (1)输入设备特性文件——用于描述扫描仪和数字相机的行为特性;
           (2)显示设备特性文件——用于描述CRT、LCD和投影仪的行为特性;
           (3)输出设备特性文件——用于描述RGB和CMYK打印及印刷工艺的行为特性;
           (4)色彩空间特性文件——用于描述设备无关性色彩空间,如CIE LAB;
          
      (5)设备链接特性文件——把两个设备特性文件直接链接在一起,从而绕过转换期间的设备无关性色彩空间。这些特性文件实质上是合并到一个文件中的两个设备特性文件。
           (6)抽象特性文件——实质上是处理图像的色彩。
          
      (7)名称特性文件——用一种设备无关方式表示命名的色彩系统,例如Pantone。它含有从设备无关的色彩空间到代表供应商油墨的特定值的转换标准。
           3、
      CMM:色彩管理模块,通常称引擎,是一个小程序,它被用来完成RGB或CMYK数值转换的计算。它与包含在特性文件里的颜色数据共同来完成这个转换工作。它为色彩管理系统提供了从源设备色彩空间到PCS,以及从PCS到任意目的设备色彩空间进行颜色转换的方法。CMM使用特性文件中对颜色的定义,使目标设备色空间中的颜色与源设备色空间的颜色相互匹配,而为了匹配这些颜色,就需要对送往目标设备色空间的RGB或CMYK值做一定的转换或改变,也就是计算出需要转换的数值,CMM就是完成这个计算任务的。
           4、
      再现意图:ICC(国际色彩联盟)色彩管理规范中包含四种不同的再现意图,它们是处理“色域外”颜色时的四种不同方法,也就是用来处理那些在源设备色空间中可以实现,而在输出设备的实际色空间中却无法复制的那些颜色的。“感知、饱和度”的再现意图使用色域压缩方案,即把源设备色空间中颜色的饱和度降低,使这些颜色能够与目标设备的色域相吻合;“相对、绝对”的再现意图使用色域裁剪方案,即:将所有超出色域的颜色直接剪切掉,用与它们最接近的颜色来代替。我们在大量的实践中发现,从视觉上讲,“感知”的再现意图更适合人眼对颜色的感觉的模拟,而“绝对”的再现意图只追求绝对准确而不考虑因此造成的过渡色的不连续,因为这种再现意图通常会裁剪掉相当数量的颜色而使整体颜色不连贯,它多用于模拟印刷的打样。

           (A)
      “感知的再现意图”通过改变源设备色空间中所有颜色的方法,使所有颜色在整体感觉上保持不变,这种方法是在保持所有颜色相互关系不变的基础上,把源设备色空间压缩到目标设备色空间中,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人类的眼睛对颜色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加敏感,而对于颜色绝对值的感觉并不太敏感,如果一幅图像中明显包含了一些色域外颜色时,感知的再现意图应成为首选方案。
           (B)
      “饱和度的再现意图”因为注重保持颜色的鲜艳程度而忽略掉颜色的准确性。这种方法把源设备空间中高饱和度的颜色转换成目标设备色空间中也是高饱和度的颜色,以此来产生鲜艳的颜色。这种再现意图更适合于各种图表和商业图形的复制。
           (C)
      “相对色度的再现意图”基于我们人类的眼睛总是要去适应正在被观察介质的白色这样一个现象,将源设备色空间的白点映射到目标设备色空间中的白点,所以在输出时白色总是纸张的白色,而不再是源设备色空间中的那个白色,并将目标设备色域之外的颜色转换成最接近的可再现颜色,对于图像复制来说,它比感知的再现意图保留更多原来的颜色。
           (D)
      “绝对色度的再现意图”不把源设备色空间的白点映射为目标设备色空间的白点,它主要是为打样而设计的,目的是要在另外的打样设备上模拟出最终输出设备的复制效果,包括白色的模拟。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转发到微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0

好友

670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0-11-1 12:02:19 |只看该作者

色彩管理理论基础学习 2

三、指定和嵌入特性文件

          
      大多数具有色彩管理功能的应用软件(例如Photoshop)都可以让你给图像和其他彩色对象指定一个特性文件,在你这样做的时候,实际是在用通过给图像指定一个特性文件的方法来给RGB或CMYK颜色值定义确切的含义,描述它是从哪里来的(例如图像是从某台扫描仪或某台数字相机而得到的),那么我们为了更好地再现这些原始图像的色彩,就应该为扫描图像指定生成这幅图像的扫描仪的特性文件,而为数字相机拍摄的图像指定这台相机的特性文件。这样,色彩管理系统就可以知道扫描仪的RGB数值和数字相机的RGB数值所代表的实际颜色感觉是什么样的。为一个文件指定或嵌入特性文件并不会改变RGB或CMYK数值,它只是给出颜色数值的特定解释。如果你打算将颜色输出到一个设备上(如数码冲印机或喷墨打印机),并为这个设备进行颜色转换,则指定或嵌入特性文件就是你必须要做的第一步。
          
      事实上,当我们保存图像时,多数人并未意识到存盘的过程实际上已经嵌入了默认的通用型特性文件(例如sRGB),大多数具有色彩管理功能的应用软件可以让我们指定默认的RGB或CMYK特性文件,这样做以后就可以自动地为那些没有内嵌特性文件的对象指定这个默认的特性文件。当要求色彩管理系统进行颜色转换时,这个被指定或被嵌入的特性文件就起到源设备特性文件的作用。
           当我们使用数字相机拍摄照片时,一般我们都要设定一个标准的颜色空间,例如sRGB或Adobe
      RGB,一幅照片的拍摄过程,实际上是将相机内置的原始颜色数据先转换成sRGB或Adobe
      RGB这类标准的中间色(亦称编辑色空间)然后再存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我们看不见而的确已经发生了的事。中间色(PCS)空间可以将相机的原始颜色数据映射到自己的安全色域范围内,这样我们就可以对图像进行编辑。一些傻瓜式数字相机内置了日光灯模式、阳光模式、夜景模式等等,实际上这就是相机原厂经过测量后的色彩管理特性文件模式,当人们在晴朗的天空下拍摄照片时,人们会在相机上设定日光模式,但你并不知道原厂提供的这个日光是哪种日光,是早晨八九点钟时的日光,还是夕阳西下时的日光。所以,尽管已经正确地选择了日光模式,人们仍会拍出令人失望的照片。相机原厂不可能在相机内部提供全部的拍摄模式(即所有的色彩管理特性文件),它提供的只是一个通用的转换范围,专业相机提供了更多的控制,具有专业摄影知识的人可以利用这些高级功能以及日积月累的经验再加上一些实用小巧门来把损失降到最低,从而捕获更准确的场景色彩。
          
      扫描仪也是同样的道理,当我们将扫描仪连接到电脑并安装了这台扫描仪的驱动程序后,我们便可以使用厂家提供的扫描程序进行工作了。扫描驱动程序中也内置了厂家提供的色彩管理模式,专业级的扫描仪在驱动程序中提供更多的控制选项。然而,一些更高级的可独立运行的扫描程序则不仅可以定义CMS
      引擎、显示器特性文件、再现意图、ICE(硬件除尘)、曝光设定等等,还允许用户嵌入自定义ICC色彩管理特性文件,即将校准扫描仪后生成的扫描仪特性文件嵌入到这台扫描仪的扫描程序中,让它发挥作用,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让扫描仪精确捕获被扫描物体的原始色彩,而不必再去猜测色彩。
           数字相机和扫描仪都属于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是指可以实现可供观看的实物硬拷贝的那些设备,如打印机、写真机、印刷机、冲印机等等。
          
      显示设备主要就是指显示器和显示卡。无论你是否承认,有件事是肯定的:你的显示器是通向数字色彩世界的窗口。显示器的特性文件是色彩管理的重中之重,因为显示器是实时预览色彩管理中所有色彩的地方。
          
      我们校准输入设备(数字相机、扫描仪等)和输出设备(打印机、冲印机、印刷机等),都要通过显示器的帮助才能实现。对于显示器来说,有效的色彩管理则意味着必须为每一台显示器单独定制专用的ICC特性文件。
          
      建立显示器特性文件的软件会在屏幕上显示一系列已知RGB数值的色块,然后将这些数值与使用专业色度仪测量这些色块的数值进行比较,然后由软件计算出其间的差值,生成这台显示器的特性文件,最后,将生成的特性文件加载(也称嵌入)到计算机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XP)显示属性对话中的设置——高级——颜色管理中,只有这样,你的显示器才能算得上是具备了显示正确彩色彩的能力。我们说建立显示特性文件不仅仅是对显示器而言,校准的过程实际上针对的是显卡(例如MGA卡和更加昂贵的专业卡)、显卡驱动和显示器本身的综合过程,也就是整个显示系统。在不使用色彩管理的情况下,一般都是调整显示器上的按钮、按键,调出显示器自带的亮度、对比度等菜单简单地调整一下,而这个地方恰恰是应该由色彩管理系统进行干预而不是主观目测应该做的事。
          
      尽管LCD技术日趋成熟,但大多数计算机显示器仍然是CRT(阴极射线管)显示器。阴极射线是一束电子流,从一个封闭的玻璃管的一端发向另一端。电子流被一个电子枪发射出来,射在玻璃管的内表面,内表面上涂有一层称为荧光粉的化学物质,而荧光粉接收了电子后就会发射出特定波长的光子(即发光)。
          
      CRT彩色显示器使用红、绿和蓝(RGB)三种荧光粉,它们混合涂在CRT的内表面,由显示卡控制的电压决定电子枪发射电子束的量,从而控制荧光粉发出的光的强度。优质的CRT显示器都是使用三枪三束技术,普通的廉价显示器是使用单枪技术。
          
      对于LCD(液晶)显示器,它因使用液晶而得名,液晶具有随电流大小而改变形状的特性,将它夹在偏振玻璃或树脂玻璃之间,这类玻璃起到类似滤色片的作用,由一个位于漫散射片后面的荧光灯照明,这就是液晶显示器所发光的来源,称为液晶的背光。因此,大多数LCD显示器真正能够控制的只有亮度,即背光的亮度。
          
      对于CRT显示器来说,你可以调节它的白场亮度、黑场亮度和白场色温,而对于LCD显示器,你唯一可以调整的就是白场亮度。然而,LCD技术还在不断发展,目前已经出现了采用红、绿和蓝色发光二极管产生背光的液晶显示器,这样的显示器除了可以调整白场的亮度以外,还可调整白场的色温,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与CRT不同,液晶显示器具有固定的对比度比值,它不提供保持白场亮度的同时而单独调整黑场亮度的功能,所以,当你提高白场亮度的同时,黑场亮度也随之增加,而对比度是恒定的不可调节的。
          
      事实上很多人并不知道显示器自身调节菜单中的“亮度”和“对比度”是干什么用的,显示器上的“亮度”调节实际上是用于调整显示器的黑场亮度,而“对比度”则是用于调整显示器的白场亮度。如果不懂得这个最基本的知识,那么当你感觉显示器亮度不够的时候,你肯定会去调节“亮度”值,而一旦你这样做了,你的显示器的黑场亮度被提高,黑场值就会出现严重偏差,那么虽然调整后整体视觉上显示器亮了起来,但实际上你把显示器的阶调层次人为地破坏了,结果就是显示器上的颜色更加偏色。
          
      众所周知,黑场和白场是用于阶调层次的再现,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动态范围”,阶调的动态范围值是从0-255的256个递进层次,当黑场亮度被人为提高后,整体的阶调范围就不再是256了,因为至少“0”这个值丢失了,更糟的可能是0-30的阶调损失。图像的R、G、B三个通道中,每个通道都有256的灰阶,三个256相乘等于1670万种(1677,7216)组合色彩,一旦其中某个通道的阶调丢失,那么颜色也就不准了,甚至本应能够显示的颜色也就无法显示出来了,如果你用这样的显示器去评估或编辑图片的话,得到的结果肯定是不可预知的,而我们校准显示器的目的恰恰正是从显示器上预知色彩。
          
      目前真正能够称得上专业级的液晶显示器,并且在国内市场上可以见到的就是艺卓(EIZO)显示器,无论是CRT还是LCD,其价格都相当昂贵,便宜一点的也要一万多元,而贵的则高达十几万元,俗话说得好:一分价钱一分货。一些专业级的显示器还可以通过显示器上自带的“电子眼”测量环境光,提供自动校准功能,每次开机时它都会自动校准,并且随着环境光的改变能够实现实时调整。当然,还有更加昂贵的可以列入极品级的专业显示器,你只要记住它的名字——巴柯(BARCO)就行了,因为仅从其价格上讲你就基本丧失了拥有它的可能。
          
      无论是CRT还是LCD,显示器的性能会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而退化,即便是顶级的专业显示器,出厂使用一个月后就会产生偏差,随着时间的流逝,就观看色彩数据来说,它们会变得越来越不明亮、越来越不可靠、偏差越来越严重。因此,周期性校准显示器是从事与色彩相关的专业人员必须要面对的事。专业级的要求是显示器累计工作200小时后就应校准一次,相对于CRT来说,LCD的校准周期要稍长一些,但对于那些特别苛求并对色彩要求很高的与色彩打交道的专业人员来说,每天校准一次自己的显示器也不足为奇。

四、关于色温的选择

           
      首先,我们的眼睛有着很强的适应不同白场环境的能力。然而,我们的眼睛在千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最佳的白场工作环境应该是最熟悉的白场环境,即日光的环境,而6500K色温的日光最接近这个环境。如果你已经有了一个D50标准观察箱,那你就将显示器调整到5000K的白场,以保证显示器与你观察印刷品的白场条件相同。但是,长期的经验告诉我们,这样做得到的结果似乎与理论上预测并不一样。
           
      其次,许多未校准的显示器,特别是老型号的显示器白场颜色都比较偏蓝,一般默认白场色温是接近9300K,而现在的新型号显示器的默认色温都接近6500K。无论对于什么样的显示器,将色温从默认值调整到5000K都要进行相对较大的调整,都会更多地限制蓝通道的发光强度,因而会降低显示器的整体亮度水平动态范围。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都发现将显示器调整到5000K以后,显示器会显得很暗、不透亮、发黄等不舒服感觉的原因。
           
      我们的眼睛具有超凡的能力适应各种不同白场环境,眼睛只需要很少的时间来调整对亮度的改变,但当观察6500K色温显示器上显示的图像之后,又去观察对比放在D50(5000K)观察箱中的印刷品颜色时还是有些麻烦的,因为这是一个评价显示图像和印刷品颜色关系的问题。只有你让眼睛很好地适应了照明条件,并且两个照明条件的亮度都大致相等,观察时才会没有麻烦。
           
      如果你使用的软件除了选择白场以外还有其他的功能,则你就可以有其他的选择。然而,我们更建议在打印机特性文件中处理纸张的白色,并且将重点放在匹配显示器和观察箱的亮度上。
           
      搞摄影的人都明白,上午8-10点,下午3-5点是室外拍摄中的最佳时段,光线的角度,强弱,形成的阴影,都是比较里想的。摄影师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在正午拍摄的。拍摄用的反转片,也是根据色温在5000K左右忠实地记录而设计的(灯光片除外),一般的摄影用闪光灯,色温也是在5000K-5500K之间。一天中,从旭日东升到夕阳西下,天空中光线的色温一般是从2500K-3000K-3500K-4000K-4500K-5000K-5500K-6000K-6500K-6000K……2500K,
      偶尔天空有云或是阴天等,天空中光线的色温会达到6500K-9300K,5000K左右的光线在整个白天中占据了黄金时段,我们的主要工作基本都是在这个时段完成的,所以把5000K定为标准是合理的。在室内,绝大部分人是在普通的日光灯下工作,色温一般为6000-6500K,这时候如果你没有一个D50的标准光源,那就把显示器设定为6500K!
           
      另一个我们认为是不错的建议是,使用三基色灯作为室内的照明光源,因为这种灯光可以很好地模拟自然光线,至少它要比普通荧光灯强得太多了,但我们不建议你的照明光源直射到你的显示器上,毕竟你的眼睛要穿过环境光才能看到显示器上的颜色,这种干扰效应是不能低估的,它会直接影响到你对色彩的判断。
           
      5000K接近上午8-10点,下午3-5点的晴天光线;6500K接近正午或天空有云的光线,有薄雾的天空色温接近9300K。色温越低,光越偏向暖色和发红,色温越高,光越偏向冷色和发蓝。摄影用的闪光灯,色温通常在5000-5500K左右,一般印刷原稿所用的彩色反转片,也是为色温在5500K左右忠实地记录而设计的。所以在印前设计和印刷过程中采用D50的标准光源是合理的,显示器色温也应该对应调整为5000K,这样整个复制过程中才能保持一致。
           
      但在一般的办公环境,通常是采用普通的日光灯照明,色温一般在6000K-6500K,照度和显色指数也达不到要求,如果显示器色温设定为5000K,则会和现场看到的原稿不一致,这时把显示器色温设定为6500K应该会更合理一些。
           
      显卡(包括驱动)和显示器的品质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我们曾为一家颇有名气的广告公司校准过7台优派显示器,色温校准到6500K,还校准了两台喷墨打印机,实际得到的结果是打印的硬拷贝与显示器对比时,色相基本吻合,但亮度匹配上存在明显差异,该公司办公环境为明亮的自然散射光线。而在此之前我也曾为另一家广告公司校准过两台艺卓CRT显示器和一台NovaJet750写真机,色温同样是用的6500K,结果是喷出来的硬拷贝与显示器匹配得相当完美,该公司的一位职业摄影师在仔细对比之后说:“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是难以置信。”这家公司的办公环境也是明亮的自然散射光,这说明在同等条件下,专业级显示器的表现的确非同凡响。
           
      在校准显示器时,无论你是通过调整显示器控件设定一个色温(例如6500K)还是在测量软件中设定一个相同的色温,你实际测量到的显示器色温与你设定的色温都很难一致,有时你设定6500K,而测到的可能是7300K左右,我们校准过一个5000K色温个例,测到的实际值却是6980K,后来是通过在色彩管理软件中手工设定了黑、白场的目标值后,通过调整显示器的亮度/对比度按钮才将色温降下来,事实上,当我们调整RGB通道控件时,色温也在波动。我的意思是即便你选择了一种色温,那只是一个起始值,真正要校准到那个色温,还需要从测量数据中去合实是否达到了目标值,当然这个色温值是相对的,没必要苛求百分百精确,例如对于5000K目标值,4780K或5120K都是可以接受的。显示器有一个老化的过程,新显示器和用了三年的显示器,设定相同的色温得到的结果肯定是不同的,即便是同时购进的两台新显示器,还存在设备间差异的情况。
           
      其实有一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无论我们选择哪种色温,我们的目的绝不是让我们自己的眼睛在看显示器时觉着舒服一些、觉得合理,我们校准显示器的最重要的一个理由就是要使我们的显示器上的色彩能够忠实地再现拍摄现场的场景或原始图像的色彩,以及能使最终的输出结果(打印或冲印)得以匹配。
           
      我在测试了几种较为流行的喷墨打印纸(天威、原装Sharp、王子、彩色显美等)后发现,在打印墨水不变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的纸张得到的结果在中性灰范围的差异非常明显,而在彩色范围内的色相方面却不容易看到如此明显的差异,美国的色彩管理专家指出:“所有的匹配都是条件匹配”,色彩管理专家都建议输出特性文件通常需要对比显示器进行一些轻微的编辑后才有可能接近匹配状态,但这种编辑更适于单一设备到单一设备的匹配,它不能成为通用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0

好友

670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0-11-1 12:04:33 |只看该作者

色彩管理理论基础学习 3

 

五、关于同色异谱

          
      同色异谱是两个颜色样品在特定光源下产生相同颜色感觉的现象,同时也是当两个颜色样品在特定光源下产生不同颜色感觉的现象。出现同色异谱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人类眼睛将所有外界光的光谱分解为三种锥体细胞的刺激。两个颜色有可能具有根本不同的光谱能量分布,但是如果它们的能量都被相同地分配给了这三种类型的锥体细胞,以同样的强度刺激它们,就会产生出相同的颜色感觉。
          
      根据光源——物体——观察者的颜色模型,颜色的产生过程是这三种因素的产物:光源提供具有各种波长的光波;物体或表面对光波产生反射;反射到眼睛里的光波被分配给三种感受器(锥体细胞),结果就产生了颜色感觉。颜色不是由哪一种单独因素形成的,而是由上述三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从商店里买来相同颜色的东西,例如一双皮鞋或是两条相同颜色的领带等等,在商店里挑选这些商品时本来看着颜色是一致的,出了商店后在自然光线下或回家后在自家的灯光下一看,相同的颜色却发生了差异,可能当你在另一种光源下再次查看时,它们的颜色又一样了。
          
      当我们匹配颜色时,往往只是在某一特定的照明条件下实现了同色异谱的匹配。这就是为什么专业的印刷厂在评价印刷样张时都要使用标准照明光源(D50或D65)的原因。
          
      对于色彩管理来讲重要的是,只有利用同色异谱色才使颜色复制成为可能,同色异谱色使得我们在显示器上显示某种颜色(例如肤色)时无须使用肤色特征的荧光粉,也使我们在打印绿叶时不必去使用绿色油墨。颜色的复制就是利用同色异谱的特性达到模拟效果来实现的,否则,当我们印刷一千种颜色时,就需要使用一千种颜色的油墨而不是现在的CMYK四色油墨了。
          
      两个样品间同色异谱的关系不仅依赖于照明光源,也同时取决于观察这两个样品颜色的观察者。如果一台扫描仪的RGB探测器的响应与我们的锥体细胞感受器不同,扫描仪看上去是相互匹配的颜色,我们的眼睛看上去可能是不同的颜色,反过来也一样,一对我们眼睛看上去一样的颜色,扫描仪会认为是不同的颜色,这种现象有时也被业界称为扫描仪同色异谱特性,注意,它只是一种特性,而不是一个问题。
          
      同样,假如一架胶卷相机或一台数字相机具有与我们的视觉系统不同的同色异谱匹配特性,则可称为相机的同色异谱特性。然而,色彩管理尽管可以通过测量并校准设备使之颜色再现趋于准确一致,但色彩管理并不能解决不同观察者生理上三色锥体感应细胞的差异,即一部分人看上去相匹配的颜色,而另一部分人则会觉得颜色不匹配,色彩管理对此是无能为力的,因此我们必须将它看作是一个问题而不是一种特性,从这个方面讲,色彩管理并不是万能的。
          
      色彩管理专家指出:人类视觉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是它的非线性。这意味着我们的眼睛不是将光的强度一比一地反应成亮度的感觉。将光强加倍,你不会得到加倍的亮度感觉。如果是一比一的话就可叫做线性响应了,所以要想获得两倍的亮度感觉,就必须将光强增大9倍。这种非线性是人类感知的共同规律,如果你将声音强度加倍,你肯定听不出两倍的音量。然而关键的一点是,我们在色彩校准中所使用的各种测量光的设备都是线性响应的,要想将这些测量结果能与我们的感觉产生对应关系,我们就得将它们从对光的线性响应转化为对感觉系统的非线性响应,这个转化过程一定是要靠专业的色彩管理软件来实现的。

六、关于颜色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也是人类视觉系统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它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人们很少意识到它。颜色恒常性有时也称为“抵消光源的作用”,是指即使改变了照明条件,而对于物体的颜色感觉却始终保持不变的趋势或现象,我们的视觉系统能够从周围物体的标志性参照物得到暗示,改变的是光而不是物体。颜色恒常性其实是神经系统的一种非常基本的特性,并且它不包含记忆的作用,也没有高级的思维因素,它深植于我们视觉系统底层的结构之中。
         
      设备不具有颜色恒常性,照相机没有颜色恒常性,胶卷也不会随现场照明的变化而改变它的光谱响应,这就是为什么摄影师要根据照明条件选择相匹配胶卷的原因。数字相机具有自动白平衡功能,能够随现场照明条件改变它的响应,但它与人眼不同,假如用一台数字相机拍摄一匹站在一棵树叶茂盛的树阴下的白马照片,它会忠实地记录下经过树叶滤色后再由白马反射回来的绿光,于是就会得到一张绿马的照片,而人眼看不到绿马,人眼会通过“抵消光源的作用”看到白马。
         
      因为颜色恒常性的存在,所以成为了色彩复制领域内“中性色”重要的一个原因,中性色——尤其是图片中的高光点,因为它的颜色受纸张的影响很大(颜色参照点)。如果中性色偏色,整个图像看起来也会偏色。只有经过一定训练才能够忽略掉视觉系统的颜色恒常性。颜色恒常性提出了一种观点,光源的色温并不像一些人想像的那样重要。色温固然是重要的,但不是凌驾于其余因素之上的。例如,在校准显示器时,许多人选择D50是为了精确匹配用D50标准灯箱观察颜色时的白点颜色,但色彩管理专家以及许多业内人士都赞同或者说是极力推荐D65,因为人们更乐于去观看一台亮白的D65显示器,而不愿去观看一台暗黄的D50显示器,即便是D50显示器与D50标准灯箱的白点颜色在色度上更加接近。匹配两个观察条件的亮度水平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比对色温的匹配更重要,因为颜色恒常性的特性会做很多适应色温轻微差别的事。
         
      有一种现实存在的颜色心理效果,它被称为“记忆色”,记忆色就是类似于肤色、草地绿、天空蓝等等,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颜色,这些颜色比其他颜色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对于它们的记忆深刻。但是,我们对于这些颜色牢固的记忆往往是很不准确的,也就是说我们对于这些非常熟悉的颜色并不像我们自己认为的那样准确,这一点只要进行一个简单的小测试便能证实。
         
      虽然所有显示器荧光粉发出的光我们都说是红、绿、蓝三种颜色,但通常使用的荧光粉至少有五种非常不同的系列,并且即便是同一批次生产的荧光粉,它们的颜色也可能有很大的差别,加之不同显示器对亮度和对比度的设置参数也有差别,因此,任何两台显示器在同样的控制信号下,产生相同颜色感觉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即便是同一天购买的两台完全相同的显示器也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你对此持怀疑态度,那么你去电器商场的电视机器柜台前转一圈,你就能明白我们所言不虚。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对一些顽固的客户做一些必要的解释,我们会告诉他们设备差异的现实问题,但一些客户总是希望我们能做得更专业一些来满足他们的要求,好在高级的色彩管理软件中都有一个平均运算的功能,在处理多台显示器的色彩匹配上让我们多了一些办法,但我们要指出的是,实现多台显示器的匹配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因为软件会以效果最差的那台显示器作为参考,将所有显示器的ICC进行一次平均计算,结果可能导致尽管看上去可能这些显示器接近匹配了,但每一台显示器与输出的样张却不如平均之前匹配得更好而是更差。我们发现,在一些专业的广告公司或专业的输出公司里,他们的领衔技术总监对于色彩管理方面的知识少得可怜甚至根本不懂,更糟糕的是一些资深的技术负责人不懂装懂,总是喜欢提出一些毫无价值的建议或要求,这让我们感到国内色彩管理知识的普及任重道远,尽管有不少色彩管理的业内同行比我们更有实力也更专业,但他们也同样会遇到类似我们碰到的问题。
         
      我们所熟知的色彩复制设备,如数字相机、扫描仪、显示器等等,都有属于它们自己的唯一的密度动态范围,密度动态范围是指设备从能够可靠分辨层次的最亮白色,到能够可靠分辨层次的最暗黑色所构成的阶调范围,它是图像采集设备能够获取模拟信号的界限范围,高比特(16位深)仅仅是将设备的密度动态范围划分为更多的不连续梯级,使我们在编辑图像时具有更大的选择余地,正因为颜色恒常性的存在根深蒂固,无论如何在参与色彩管理时都要将这个因素考虑进去,否则任何人都无法解释和解决一些“不可能”但确实可能的问题。

七、白点与黑点

         
      决定设备复制色域范围的两个重要因素是白点与黑点,所以,色彩管理的工作就是对它们进行测量与控制。对于白点,颜色比密度更重要,而对于黑点,密度则比它自身的颜色更重要。
         
      白点的颜色比它的密度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眼睛将这种白的颜色用作对其他所有颜色的参考。当你观察图像时,显示器或印刷样张上的白颜色会影响你对画面中其他所有颜色的感觉。这种白点适应是由你的眼睛在瞬间不知不觉中完成的,因此白点的颜色是至关重要的。这就是为什么在校准显示器时,经常为了获得正确的白点而必须牺牲一些亮度的原因,当观察样张(例如印刷品或冲印出来的照片等)的颜色时,有一点需要牢记,对于决定白点颜色的因素来说,照明光源的作用与纸张自身的颜色同等重要。因为我们了解了人类视觉中有颜色恒常性的存在,当我们在对比显示器与打印样品之间的颜色时,就能理解为什么颜色匹配了但亮度却不能很好匹配的原因。
         
      对于黑点来说,密度是比颜色更重要的变量,因此重点应放到对密度测量上。这是因为黑点的密度决定了动态范围的界限,也就是这台设备能够复制的最大与最小亮度颜色的范围。我们追求尽可能大的密度动态范围,这是因为它决定了该设备表现图像细节的能力。
          对于显示器, 我们必须校准它,以便我们能在低亮度等级范围获得刚好可分辨的亮度差,为显示图像的暗调区尽可能多地挤出一些层次的细节。
         
      对于打印机或印刷机,我们能够在CMY着色剂以外再加入K,以便改进黑点的颜色与密度。加入K墨可以使我们得到比单纯用CMY叠印产生更加中性的、更浓的黑色。
         
      对于扫描仪或相数字相机,驱动软件可以让我们手工或自动定标每一个捕获图像的白点与黑点密度,但在使用色彩管理时,我们需要采用固定的密度动态范围,于是我们通常将白点与黑点设置为这台设备能捕捉到的最大密度动态范围,这是必须通过测量才能实现的。
          在色彩管理系统中使用任何设备时,第一步操作总是要测量白点与黑点的颜色和密度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0

好友

670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10-11-1 12:06:32 |只看该作者

色彩管理理论基础学习 4

 

八、设备的限制——色域与动态范围
         
      我们所有的输出设备(打印机与显示器)都有着它们可复制的固定颜色与阶调范围,我们称之为设备的色域,它受限于设备所使用的最饱和颜色,也就是它们所使用的原色。你不可能在一台显示器上获得比这台显示器所使用的红色荧光粉更饱和的红色,你也不可能从一台打印机上得到比纯青和纯黄墨水混合出的绿色更饱和的绿色。输出设备还具有一个有限的密度动态范围,即它们能够复制出的最大亮度范围。对于一台打印机来说,它所能呈现的最明亮的白色就是纸张的白色,而最暗的黑色就是用最大限度墨量叠印,而又不会产生洇湿后果所产生的黑色。
         
      对于输入设备(扫描仪和数字相机)来说,没有明显的色域,因为在它们能看见和看不见的颜色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因为无论你在它们面前放了什么,它们都能看个大概。数字相机没有一个固定的色域,是因为它要从真实世界中捕捉颜色,而且必须使用三个原色滤色片的特定色调来处理捕捉到的颜色。尽管输入设备没有一个固定的色域,但它们确有一个固定的密度动态范围,即亮度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它们才可以区分出采集图像中的亮度差别。输入设备普遍都比输出设备所能复制的密度动态范围更加宽广。这种设备色域与密度动态范围的差别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我们的原稿图像(扫描或拍摄)的密度动态范围或色域比输出设备的要大,则我们显然不能在输出设备上正确地复制出原稿的颜色。从色域和密度动态范围上划分设备,数字相机>胶片记录仪>喷墨打印机>印刷机。因此,当你看到打印件与显示器颜色不符时,你首先要考虑的是你的打印设备所能再现的色域有多大,你还要明白尽管你可能有效地校准了显示器和打印机,但你仍有很多机会得到不一致的匹配结果,你要将设备的动态范围因素也考虑进去,无论如何你要知道,抱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用特性文件进行颜色转换
          要想进行颜色转换,我们必须指定两个特性文件:
          一个是源设备特性文件(扫描仪、数字相机捕获图的像中已经嵌入原始数据),它告诉色彩管理系统图像文件中的数值来自哪里。
         
      另一个是目标设备特性文件(打印机、冲印机、印刷机再现颜色的特性,这是通过测量得到的),它告诉色彩管理系统图像文件中的数值要传递到哪里去,以便生成一套针对特定输出设备再现原始颜色数值时应该使用的一套新的RGB或CMYK值。
         
      保持颜色的外貌不变是色彩管理系统进行颜色转换的精髓所在。再是,色彩管理不能使一个劣质的图像在输出时变得更好,相反,它会忠实地反映出原稿所有的优点和缺点,我们有理由承认这样的色彩管理才是成功的。所以,色彩管理不能替代必需的颜色校正编辑工作,例如图像的后期处理。

九、特性文件

          特性文件是一个用来将设备的颜色值和与设备无关的颜色值(人们对实际颜色的感觉)相关联的文件。
          特性文件的分类(前面已经讲过)
             1、输入设备特性文件:描述扫描仪、数字相机的行为;
             2、显示设备特性文件;描述显示器的显示特性;
             3、输出设备特性文件:描述打印机、冲印机和印刷机的行为。
             显示设备特性文件具有双向性,它即是输出入设备也是输出设备。
          特性文件的局限性:
             1、不能涵盖全部可能的设备信号,所以要进行插值计算;
             2、不能让设备做超出它们能力极限以外的事;
             3、特性文件的精度取决于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大多数彩色设备的状态都会随着时间漂移,所以设备需要周期性测量和校准,每次校准生成新的特性文件,用于描述设备的现状和使设备在现状条件下达到最佳再现色彩的能力。因此,设法保持设备的稳定状态是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确保设备零部件正常运转,老化或损坏要及时维修),当设备的状态不稳定或产生了变化时,原先的设备特性文件就不能发挥其优质作用,这时就需要重新测量设备的状态,生成新的特性文件来确保得到你所想要的效果。
          常规特性文件:
         
      几乎每台彩色设备都带着一个或多个制造商提供的常规ICC特性文件,但这种ICC描述的是典型的设备行为,而不是针对每一台特定设备量身定做的特性文件,设备制造商不可能对每一台机器都进行测量,因此单独为自己的设备创建测量设备特性文件,才能让设备的色彩再现精确色彩的能力达到极限。要想判断你的特性文件是否优秀,一个全面且合理的方法,就是看看你用它得到的结果如何,看看这个结果是否能取悦于你,看看它是否具有再现原始色彩的能力。
         
      在颜色输出之前就能够用廉价的设备(如显示器、喷墨打印机)来预报出它将要在较为昂贵的设备(如印刷机或冲印机)输出的结果,是色彩管理系统最有价值的地方。因此,我们可以用它来事先查看输出结果,并进行必要的修改。
         
      但是,要想做到这一点,色彩管理系统首先需要制作一个精确的特性文件,正像特性文件的准确性决定了色彩管理的成败一样,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决定了特性文件制作的成败。
         
      需要确定的是,特征化色标的输出是否准确,而且在输出特征化色标时,必须关闭输出控制程序中所有有关色彩管理的控制选项,让设备输出自己真正的色彩,只有这样,最终生成的特性文件才是准确的。
         
      特性文件是设备当时所处状态的写照。对于输出特性文件来说,它反映的是输出设备在输出特征化色标时的状态。然而,尽管不同类型的设备变化的程度会不一样,但大多数输出设备的状态是随时间而改变的。因此,必须建立一些措施来保证所用来建立特性文件的数据足够精确,而且能够保证设备的状态一直与你建立特性文件时的一样。而实现上述条件的重要工具就是测量仪器。所有专业级的特征化软件的工作原理都是将测量到的色标数据与原始的色标数据进行比较,对于制作输出特性文件,方法也是比较已知的RGB或CMYK值或LAB值,然后由专业软件计算色差值,最终生成ICC特性文件。
          色标:
         
      各种特征化软件包之间的最大差别之一就是它们使用的特征化色标不同。大多数软件包在制作CMYK特性文件时都支持IT8.7/3色标,它是数据公开的印刷标准,但大多数软件包还会提供一定数量的自己的色标。另外,由欧洲颜色促进组织(ECI)研制的ECI2002色标除了包含IT8.7/3色标中的全部色块外,还增加了一些色块,以便使设备输出的采样更加均匀,目前最新的是IT8.7/4色标,它是IT8.7/3的扩展集。
         
      不同特征化软件包使用的色标之间一个较大的差别就是色标中色块的数量不同。大多数工具软件都需要至少200-300个色块,有些则达到1000-3000个色块。事实上,并非越多的测量色块就一定会得到越好的特性文件,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征化软件和被特征化的设备的特性。一个非常普遍的规则是:你的设备越接近线性、灰平衡越好,则所需要的测量色块就越少;反之,设备的线性越差,或偏色越严重,你所需要测量的色块就越多。而在有些情况下,如果你的设备线性非常好,测量太多的色块反而会引入一些不必要噪点,使色彩的过渡区出现色晕或色彩条带,反而使结果变得更差。
         
      事实上,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RGB喷墨打印机,它们都使用青、品、黄、黑(CMYK)墨水,有些打印机还使用“淡色”墨水来改善高光的细节。之所以称它们为RGB打印机是因为它们绝大多数都需要使用RGB信号或数据作为输入值,即使有些应该软件发送给打印机的是CMYK数据,但隐含着一个从CMYK到RGB数据的内部转换过程,才能使数据传送给打印机驱动。所有非PostScript喷墨打印机都是RGB设备,理论上,喷墨打印机如果被PostScript驱动后也可以成为CMYK设备。
         
      不要指望能够得到完美无瑕的特性文件,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你得到了最大的色域,将会得到一个线性非常不好的阶调跃变,在暗调部分出现并级。通常我们采取的做法是宁愿牺牲部分线性而得到较大的色域,因为非线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由特性文件来补偿,而它对色域范围的提高却是无能力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0

好友

670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10-11-1 12:07:36 |只看该作者

色彩管理理论基础学习 5

 

十、评价和编辑特性文件
         
      虽然我们的眼睛应该是最终的裁判,但它绝不是唯一的裁判,对于感知的再现意图(Photoshop中就有)总是包含了主观的判断,因为不存在任何唯一正确的方法可以将两个不同的颜色空间和谐地相互转换。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必须做一些主观的目视判断,但有一个前提,一个稳定的观察条件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从本质上说,所有的颜色匹配都是条件匹配,也就是说,它们的匹配依赖于我们观察颜色时的照明光源和观察条件。
         
      从严谨的科学角度来讲,在观察视场之内的表面,如墙壁、地板、天花板、桌面等等的颜色应该尽可地接近视觉上的中性色,绝不能将具有强烈色彩的颜色放到视场中,因为这些颜色会影响眼睛对颜色的判断,例如白色的墙壁会反射环境光的颜色。

          (1)环境光:
         
      如果你正在CRT显示器前工作,你就需要周围的环境光要弱一些,因为CRT本身发光并不很亮。环境光的色温影响并不是很大,而影响大的因素是,我们的视线要穿过环境光在显示屏和观察样张的视场之间来回切换。通过滤色镜的日光(或非直射的散射日光)是可以的,但从西向窗户直射进来的日光就不合适,不仅因为它的光照太强,而且因为它携带了大量的环境颜色,因此我们建议放置显示器时显示屏要背向光源。
         
      在使用某些高档型号的LCD液晶显示器时,例如EIZO,你可以允许环境光有较高的亮度,因为这类LCD显示器比CRT显示器的亮度高很多,不过,由于亮度增加而产生额外的彩度的现象在LCD显示器上比在CRT显示器上更明显。
         
      专业的做法是,应该给显示器加上一个遮光罩,使环境光不直接射到屏幕上,这样就可以明显增加CRT显示器的对比度。高档的显示器通常都会带有一个遮光罩,但如果你的显示器没有,则可以自己动手,用无光泽的黑色绒面布包在硬纸板外面为自己的显示器做一个遮光罩。另外,当我们在显示器前评价颜色时,浅色的衣服会反光到屏幕上,使显示器的对比度降低。
         
      理论上,显示图像与打印图像是不可能匹配的,因为观察从纸上反射出来的光色,与观察由显示器荧光粉发出来的光色感觉是存在相当差异的,并且我们的眼睛对打印样品会产生颜色恒常性效应,而对显示器上显示的图像却没有,因为照明体就是图像本身。
          色彩专家建议,为实现显示器与印刷或打印品的颜色匹配要做好两点:
          A:匹配亮度,而不是匹配色温;
          B:不要将显示器和D50观察箱放在同一个视场中。
          (2)测试显示器黑场:
         
      在Photoshop中新建一个RGB文档,填充默认前景黑色,使用矩形工具做一个正方形选区并隐含它(Control+H),按F键两次切换到黑屏显示,按Control+M键打开曲线对话框并将其尽量拉至屏幕的右下角,按上箭头键将曲线左下点向上调,如果按3次仍然看不出变化,则说明你的显示器的黑场存在严重问题。
          (3)伽玛值检查:
         
      在屏幕上用Photoshop做一个水平RGB黑白渐变填充,在其下复制一个反向的渐变填充,打开预览菜单下的显示器RGB模式,这将检查显示器原始的RGB数值,如果在本该是灰色渐变的地方出现了彩色,那就表明你的显示器存在一些致命的问题,那你就需要换一台新的显示器了,因为这种问题不是可以通过重新校准或通过修改特性文件能够修复的问题。显示器特性文件出现问题的机率很低,出现的问题多半是由于显示器自身的问题。
         
      GretagMacbeth公司出品的Macbeth ColorChecker24色块色标长期以来一直被摄影家用来检查颜色。无论你通过扫描还是使用数字相机拍摄,你都可以将测量后得到的数字图像文件的LAB值与GretagMacbeth公布的该色标的标准值进行比较,以便评价自己的设备色彩偏差的程度。色彩管理专家建议,即便是这种特殊材料制成的色标,也需要在一年之内至少重新测量两次来更新它的原始数值。
         
      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任何颜色都是通过显示特性文件而得到的,因此,显示器就是第一个需要校准的设备。一旦我们将显示器校准到位,显示器就能够准确地显示颜色,我们才可以用它来作为比较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可以真正知道我们花费金钱换来的冲印照片或到输出公司打印的图像的颜色到底是否准确,只有这时,我们才能心中有数地指出,哪一家冲印社的颜色不准,哪一家的打印颜色是准确的。如果我们的显示器未经校准,它就不能显示正确的色彩,那么我们就无从评价显示图像和最终输出结果(印刷品或打印品)之间的差异到底问题是出在哪里,是人家不准,还是我们自己不准。如果你自己有输出设备,例如一台桌面级的彩色喷墨打印机,你应该马上校准它,使它能够很好地与你的显示器匹配,这样,你在编辑图像时、在输出图像之前就能预知打印出来的图像的颜色应该是什么样。
         
      从经济上考虑,我们赞同甚至推荐使用兼容耗材来降低成本,但同时又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即使你使用原装耗材,也几乎不可能得到很精确的颜色,因为与原装耗材对应的打印机驱动中的色彩管理只提供一个通用标准,而不是针对你这台打印机的,那么你使用兼容耗材就更不可能得到很好的色彩复制,既然如此,你无论是使用原装耗材还是兼容耗材,要想获得精确的色彩复制,
      你都有必要为自己的打印机量身定制仅属于这台设备的ICC特性文件,只有如此,你才能让自己的设备再现色彩的能力达到极至。因此,当你决定选择廉价的兼容耗材时,仍要注意选择那些口碑好、品质稳定的产品,包括打印纸和墨水,同时你也必须为此承担劣质兼容耗材带来的颜色不准的风险。
         
      打印纸的品质取决于纸张上的涂层所使用的化学成分的稳定性,在我们的测试中,一些纸张虽然在刚打印完时颜色是很好的,但过不了多久,纸张上的颜色就开始发生变化,而另外一些纸则不存在这种现象,这说明我们测试使用的兼容墨水与一些纸张匹配而与另一些纸张发生的化学反应很不稳定。
         
      对于墨水,一般市场上出售的分为两种,一种称为“染料墨水”即俗称的水性墨,它的特点是能够产生鲜艳的色彩,但它的缺点是容易褪色或变色。另一种称为“颜料墨水”即俗称的油性墨(实际上并不都是如此),颜料墨的优点是颜色持久,对环境因素有很好的抗性,但它也有一个缺点,就是不如“染料墨”那样鲜艳。从价钱上讲,染料墨比颜料墨要便宜很多,因此,当你打印的作品量大并且只是短期使用时,染料墨是首选,而当你打印的作品是为了长久保存或可能被放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中时,颜料墨应是不二之选。尽管颜料墨不如染料墨那样鲜艳夺目,但对于追求内在本质的影像专业人员来讲,鲜艳并不代表准确和真实,颜色应该是什么样就应该将它忠实地复制出来,如果我们为颜料墨打印机测量并制作一个特性文件,则我们就可以得到染料墨很难达到的色彩平衡,甚至在彩度上可以接近甚至超越染料墨。
          很多人为了追求准确的色彩,不惜花重金去购买相对昂贵的设备,以为这样就有了保障,但多数情况下事实却并非如此,在我们所校准的EPSON
      STYLUS PHOTO
      R250这样的较为廉价的并且使用了兼容耗材的四色喷墨打印机后,当我们将打印样张拿给EPSON代理商看时,他们所表现出的惊讶程度确实让我们吃了一惊,他们甚至认为即便是原装的六色、八色打印机也很难打出这么准确的色彩(可能他们没有注意到细节和层次问题)。事实说明,并非昂贵的设备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色彩管理不仅可以降低成本、在廉价设备上获得好的效果,而且这样做确实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
         
      我们曾碰到过一位热衷于摄影和打印的男士,自己家里有七八台打印机(CANON、HP、EPSON都有),但即便如此,他也始终搞不清为什么没有一台机器可以打印出他想要的色彩,他可能没有意识到兼容耗材带来的问题。
         
      色彩管理是我们依靠科学的数据来控制设备色彩偏差的唯一途径,也是摆脱所谓的“神秘经验”带给我们的误导的唯一途径。对设备的任何调整都不能靠凭空想象,它是数据化的标准控制,它使我们在复制色彩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变得有根有据、有针对性、有科学性,它并没有人们想像的那样神秘,也没有人们想像的那样困难和高不可攀。
         
      至此,我们已经简单地介绍了如何实现彩色设备的色彩控制,即色彩管理的基本实施过程,当我们完成了对设备的特征化后,我们就有了对色彩的精确复制的保障,但这十篇文章只能算是色彩管理初级知识的讲座,仅仅是一个一再简化了的基本常识的概括,还远远没有涉及控制色彩的全部的、更深层次的内容。即便如此,我们仍不能忽视或者说我们必须要做的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对原始图像的色彩进行编辑,事实上,我们使用各种设备捕获的图像,绝大多数或多或少的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编辑,例如,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会导致我们拍摄的照片或扫描的图像在输出前就存在一些偏色现象,我们需要对这些图像进行一些必要的编辑以使其得到改善,这就是图像后期处理——非常难以掌握但又必须面对的高级技术。我们的数字相机或扫描仪在实施了色彩管理后,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忠实地捕获色彩的能力,但这些数字图像中还包含了现实中人眼不能看到的颜色,以及输出设备无法再现的色彩(色域外色彩),我们需要消除这些干扰元素,校准到人眼视觉可接受的、尽量接近人眼看到的真实世界中的色彩。即便是在像Photoshop这样的专业级图像编辑程序中工作,我们仍强调要进行必要的数据标准化工作流程,图像的色彩还原技术是图像编辑中的主要工作,而中性灰色彩平衡技术则是其灵魂,在编辑图像的过程中,无论我们使用曲线命令还是色阶命令,或是色彩平衡命令等等,都不能靠想当然的主观猜测,那样是达不到色彩还原的目的的,图像后期处理中的色彩还原技术,应时刻围绕“灰平衡”来进行,这是由RGB三原色成像理论所决定的。
      ——  全文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23

积分

贵宾

Rank: 2Rank: 2

6#
发表于 2010-11-1 02:01:12 |只看该作者
好多字!!
我拍我的,别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5

主题

0

好友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7#
发表于 2010-11-1 08:59:47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一下,虽然我也不怎么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0

好友

3665

积分

贵宾

Rank: 2Rank: 2

8#
发表于 2010-11-1 10:20:10 |只看该作者

colour is so interesting

and i found an old test about colour from BBS

 

http://www.xrite.com/custom_page.aspx?PageID=7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3459

积分

贵宾

Rank: 2Rank: 2

9#
发表于 2010-11-1 13:29:05 |只看该作者
眼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6338

积分

贵宾

Rank: 2Rank: 2

10#
发表于 2010-11-2 13:39:18 |只看该作者

感谢三杯,已经打印出来,学习着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三石头客栈 ( 闽ICP备17012760号-1  

GMT+8, 2024-4-20 06:33 , Processed in 3.35400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