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石头客栈

标题: 寻找梦中的大香格里拉 [打印本页]

作者: 三石头    时间: 2012-6-23 15:47
标题: 寻找梦中的大香格里拉
        大香格里拉是我的一个梦想。
        这个梦想源于多年前读了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以及美籍奥地利植物学家、探险家约瑟夫·洛克博士的游记,从此,我对大香格里拉充满了美好的遐想。
        2003年春天我去了丽江、泸沽湖和香格里拉,2005年秋天我走了川西稻城亚丁,之后又先后五次到达丽江和香格里拉,有几次想过进入梅里雪山,都因天气、路况原因而放弃。
        我想,我已经完成了对大香格里拉的完美围合。去年秋天,在美丽的北疆,大香格里拉之行列入我们的计划。今年7月底,我们开始着手准备,租车,线路,团队,经费,假期等等,一切都在有条不紊愉悦进行着。
        2011年10月1日,梦想照进现实。


        这里有雪山峡谷、金碧辉煌的庙宇,被森林环绕的宁静的湖泊,美丽的草原,也有净如明镜的天空,让人窒息的美丽,纯洁、好客的人们热情欢迎着远道的客人;这里是宗教的圣土,人间的天堂。这里有神圣的雪山,遍地的野花,成群的牛羊在徜徉,湍急的瀑布在跳舞。在这里,太阳和月亮就停泊在你心中。她就是传说中的----香格里拉   
                                                                                    ----詹姆斯·希尔顿
大香格里拉自驾游简图:


时间:2011.10.1---10.16
行程表:
        D1 成都----西昌  528公里  D2 西昌到木里  254公里  D3 木里境内  140公里   D4 木里----木里大寺----泸沽湖 320公里  D5 泸沽湖----束河  254公里  D6   束河----德钦飞来寺  360公里  D7 飞来寺-----明永冰川----飞来寺   74公里. D8 飞来寺到乡城 360公里   D9    乡城----稻城香格里拉镇。110公里   D10 香格里拉镇----亚丁 35公里   D11亚丁----稻城 100公里    D12   稻城----新都桥 356公里    D13 新都桥----丹巴   148公里    D14 丹巴----四姑娘山 114公里    D15 四姑娘山----映秀----成都   221公里      全程共行驶3308公里
人物:子非鱼、甜甜、金子、许诺、成都老林、都行、丁正日、在路上、见书、三石头
车辆:一台丰田4500越野车、两台三菱V6越野车
必要装备:单反相机、三脚架、移动硬盘、笔记本、对讲机、羽绒服、药品(防止高原反应以及感冒为主)、防晒霜、身份证件、现金若干、信用卡等等。

          

未命名.jpg (33.94 KB, 下载次数: 160)

未命名.jpg

全景图.jpg (122.32 KB, 下载次数: 4)

全景图.jpg


作者: 三石头    时间: 2012-6-23 16:14
          过站成都
       
        成都是巫师,她站在梦与真的交汇点,轻轻一点,把理想世俗化,把世俗理想化。这个以闲适而著称的中国第四城,总以一种独特的姿态存在于西部的地图上。那种本土的、闲散的、民俗的文化也好、民风也罢,让休闲又衍生出另一种形态。于是成都就碰不得了,一碰就让人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再加上所有的触觉,统统被“美”收拾得全线崩溃,只好等着在成都周边的花花世界里集体陷落。
        喜欢成都似乎也不需要理由,也许在这里呆着呆着就习惯了,没有时间概念,并不会在意时间在指间缓慢滑落。只是每次离开之时,心里都会突然生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眷恋。通向机场的高速路右侧有一块很大很惹眼的广告牌――成都,一座你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也许在这时,更能贴切自己的心情。
        于是,我们选择了成都,选择在这里朝着梦想的大香格里拉画下一个大大的圆圈,尽管山路崎岖路途遥远,但有了梦想的召唤,我们心中充满了美好的遐想。
        成都本来就是一个标准的过站城市,是我们旅行的中点站,是上一个旅行的终点,下一个旅行的起点。舍弃不得,绕行不可,其实根本也无须去绕舍,因为她本身就透着一种温馨,一种依恋。很多人离开了,更多人来了,这个城市可以容纳太多陌生的脸孔,一张字条,一个邀请,也许明天,陌生的我们就成了朋友。
        选择与被选择,成都都是一个不错的城市。

         

LEO_2412.jpg (435.51 KB, 下载次数: 2)

LEO_2412.jpg

LEO_2483a.jpg (531.43 KB, 下载次数: 1)

LEO_2483a.jpg


作者: 三石头    时间: 2012-6-23 16:22
D1   成都---西昌  行程528公里
       
        选择在国庆日出发并不是一个好主意,但是谁都想好好利用这难得的七天假期,因此即使再纠结再困惑,依然在路上。
        从早上8点半出发的那一刻,我们的车就立马淹没在车水马龙之中。太多人似乎习惯了在这样的日子逃离城市的喧嚣,以至于车子进入成雅高速,还是走走停停,硬是把高速公路变成了观光路。
        临近雅安出口,因为高速路收费站效率低下,车辆绵延到数公里之外。一些不自觉的人总要争先恐后,许多路段两车道挤成了四车道,到头来只能导致交通无序的混乱,前行速度更加缓慢。
        下了高速不久就是七拐八弯的山路,虽然大部分是柏油路面,但路面较窄,而且大货车又多,速度根本跑不上来。而更悲剧的还是在后头,车子刚过石棉县不一会儿就彻底被堵住了,下车问了前面的车辆驾驶员,说他们已经被堵20多分钟了。再问下去,消息更令人不安,因为在修高速路占道施工,栗子坪路段实行单线限行,堵车正是在那个路段,而我们到那里的距离近40公里,大多还是爬坡路段。也就是说,至少塞了四十公里的山路,完全疏通的时间已经不在掌握之中。
        好不容易等到有车迎面而过,几个陌生的司机几乎下了相同的结论,今晚你们是肯定赶不到西昌了。他们早晨从西昌来,现在已是傍晚时分。单是这四十公里,他们走了7个小时。
        于是自娱自乐吧,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晚饭只能用干粮代替。我们车四人在玩“UNO”牌,老林、在路上、许诺三人则开始“斗地主”,而都行那车,丁正日正在讲述一个悲伤的情感故事,听着听着,金子忽然发现自己已经进入一种悲伤的氛围,挥也挥不去……
        在我的出行史上史无前例堵了6个多小时的车,凌晨3点,我们终于到达西昌。这时,街上灯火通明,只是一片寂静,我只想尽快找到一张床,倒头便睡。
        这天,我在日记本上写着:2011年国庆日,我在蜀道看车流。

       
    西昌摄影旅游行知书:

    住宿:西昌市是个旅游城市,市内住宿条件不错,从四星到商务酒店都很齐全,也有很多价格便宜的小型宾馆。西昌航天宾馆、泸山宾馆评价较高。建议住在邛海边,空气新鲜,风景优美,邛海有国宾馆、三星酒店、普通宾馆等住宿,还有部分农家乐可提供住宿。五一、火把节、彝族年、春节是住宿最为紧张的时候,最好提前预订。别选择背街背巷的小宾馆,卫生和安全不容易得到保证。
    节日: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西南各族中都有各种各样的火把节举行,其中比较大型的火把节是西昌凉山彝族火把节。火把节,主题就是玩火,所以尽管现在有很多节目花絮掺杂进来,作为外来体验者,玩火是一定要参与的。在凉山火把节节庆活动的最后一天,总会在西昌城区会举行非常大型的火把狂欢夜和焰火晚会,参与的人会有很多,每一位到场的游客都可以手持火把,跳舞、吆喝、尽情“玩火”。在玩火的时候,还可以结识各式各样的人,有人说这是当地一个“猎艳”的好时机。
    饮食:西昌美食以彝族风味为主,砣砣肉、荞麦面、野山菌、建昌板鸭都是不容错过的美味。除此之外,邛海的鱼虾也是值得一试。重点推荐文汇路的凌家老厨房,低消费高享受,一碗猪肺汤令人回味不已。电话:15082285373。
    购物:彝族的服饰很多地方有的卖。这服饰都是由彝族妇女自己所做,她们心灵手巧,自己可以用各种各样布料经过自己的加工,利用刺绣、缝制等手工艺做出非常精致的服饰。非常好看。

D2  西昌----木里   行程254公里

        我决定迅速赶往木里,对这个边远山区的首领作一次访问。关于这个王国及其人民几乎没有什么记载,汉族人也只知道他们是西番人或西部蛮夷。百年来,曾经在这里走过的欧洲人也屈指可数。-----约瑟夫·洛克

   
        早上7点,在邛海边的度假别墅中醒来。昨晚太劳累,睡觉的时候也没有拉上窗帘,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面阴沉的天空。
        走到外面的露台远眺邛海,水波荡漾,山色空蒙。我忽然有了亲近的冲动。
        离约定起床的时间还有一个小时,估计大多人仍在梦乡。一个人提着相机穿过酒店后山的石阶,三角梅花儿开得正艳,偶尔有不知名的小鸟从两旁茂盛的树林里扑哧扑哧飞过,除了不够开朗的天气,这周围的一切还真的很舒心。
        径直下到山下的公路,路旁有一个小村,家家户户门口都拴着一只看门狗,经过时犬吠声不断。没几分钟就抵达邛海边,一位中年男人正在水边并排放下五根鱼竿垂钓,看样子也是刚来不久,几乎没有什么收获。
        来之前朋友说,邛海没有什么特色,和泸沽湖相比,不看也罢,只是到了这里,总得该认真看一眼。如果天气晴朗的话,这湖面的色彩,应该也是五彩缤纷的吧。
       
        午后正式启程,目的地木里。
        木里是我此行第一个充满期待的地方,过盐源原先要翻越千转百回的磨盘山已经被隧道所取代,行程缩短了近2小时。而从盐源到木里的山路,被附上了传奇色彩。这和两个外国人有关----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和美籍奥地利学者约瑟夫·洛克博士,一个是《消失的地平线》的作者,一个是著名的植物学家、探险家。 时光荏苒,近一个世纪之后,我们也踏上了这条蜿蜒于大香格里拉的神奇之路,尽管当年的艰辛和现在不可比拟,但现在这条路线已经被奉为一条极为经典的户外路线。
        车子在蜿蜒的山路盘旋着,山势徒峭,一边是望不到底的悬崖峭壁,一边则是茂密的树林。随着海拔的不断爬升,山间云雾似在眼前,山林色彩渐现斑斓。
        阳光始终无法冲破厚厚的云层,不过能见度总的来说还不错,在山顶上能清晰看到卧龙河在细长的峡谷里穿梭。在一处居高临下之地,我们拍了此行的第一张全家福。
        木里单从字面上给我的初印象就有木头很多的意思,所以在高海拔上还能看到如此良好的森林植被并不称奇。
        在藏语中,木,既边界之意,里,距离遥远之意。木里的意思是美丽、辽阔、深远。是指木里在藏汉交界,距离藏汉交界,距离藏文化中心拉萨太遥远了。而木里的藏族先民,均来自西藏象雄(今西藏阿里)。木里的高山峡谷地貌在平均海拔为3100米的地方,养育了大片的森林、河流、高山湖泊、雪山等美景。
        那年。洛克曾在他的日记中记载:“我决定迅速赶往木里,对这个边远山区的首领作一次访问。关于这个王国及其人民几乎没有什么记载,汉族人也只知道他们是西番人或西部蛮夷。百年来,曾经在这里走过的欧洲人也屈指可数。”由于层层大山的阻碍,直到现在,人们对木里的认知还是停留在遥远而神秘的层面上。
        若不是约瑟夫·洛克,若不是詹姆斯·希尔顿,我们会知道地图上这个小小的地方吗?

    木里摄影旅游行知书:    住宿:木里县城不大,可供选择的酒店、宾馆不多,多是一些规模比较小的私家旅社,设施相对落后。最好的酒店是我们住的卡卓酒店,据说是当地唯一的一家三星酒店,价格在200元左右。    饮食:石板烙饼、吓打(生肉浆)、黄酒、猪膘肉等。
    特产:松茸菌、天麻、虫草等

LEO_2503.jpg (249.78 KB, 下载次数: 1)

邛海

邛海

LEO_2530.jpg (209.59 KB, 下载次数: 1)

老厨房

老厨房

LEO_2552.jpg (210.68 KB, 下载次数: 1)

途中

途中

LEO_2560.jpg (428.81 KB, 下载次数: 1)

卧龙河

卧龙河

LEO_2576.jpg (222.05 KB, 下载次数: 1)

木里县城

木里县城


作者: 三石头    时间: 2012-6-23 16:38


D3  木里--康坞大寺--长海子--木里   行程70公里

       
        那天晚上,睡在帐篷里,我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梦中我又回到了那片被高山环抱的童话之地——木里。它是如此的美丽与安详。我还梦见中世纪的黄金与富庶,梦见涂着黄油的羊肉和松枝火把,一切都是那样安逸、舒适与美好。
                                                   -----约瑟夫·洛克
     

        决定去康坞大寺是一瞬间的念头。
        坦率说,来木里之前我并没有听过它的名字。只是听酒店前台的小妹说,这个地方当年洛克去过。
        继续阴沉的天或多或少影响了我们摄影的心情,我们只有自嘲说,这真是旅游的好天气。
        起初山路还算平整,道路在峡谷间穿行,然后沿着小溪渐行渐上。溪水清澈流淌,两边是茂密的森林。到了分岔路往左,则是一段碎石泥土路,因为下了下雨变得泥泞不堪,还好我们都是越野车,行进不受影响。偶尔看到有小车在小心翼翼移动,心中顿生无限同情。
        越到山顶,雾气越浓,有些地方能见度不到十米。但等下到半山腰的康坞大寺,发现浓雾在我们头顶的天空。
        康坞大寺比我想象中要大,如果不是亲临,很难想象在这么偏僻的深山中,还蕴藏着这么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寺庙。
        康坞大寺建筑形式与藏族地区许多寺院一样,依山就势而建,殿堂层叠,错落有致,佛塔林立,僧舍栉比,白墙金顶,经轮幡幢,神圣而庄严。
        一位长相俊朗的青年喇嘛站在寺门口张望,我走过去和他闲聊,没想到他的普通话还很标准,沟通起来毫不费力。他说他是康坞大寺的负责游客接待的讲解员,交谈中我对康坞大寺辉煌的曾经了解一二----
        历史上的康坞大寺比现在还要恢宏,而且出了不少高僧。在政教合一的年代,寺院同时也担任社会统治的功能。所以,康坞大寺里设有木里土司的宫殿,是当时木里王国一个重要的政治中心,地位仅次于木里大寺。后来由于历史原因,寺院在1956年遭到严重毁坏。现在的康坞大寺是木里县民间藏式建筑大师、木里第九世活佛杰·昂翁降拜·扎巴吉村的亲弟弟甲央巴丁老人负责设计重修的,他也是木里惟一健在的曾经见过美籍奥地利探险家约瑟夫·洛克的人。据说当年洛克来木里的时候正是住在他家,当时他五岁。遗憾的是因为健康原因,我们无法见到这位传奇的老人。
        走近寺庙主殿,几个喇嘛正坐在门口边摇晃着脑袋边背着经书,神情如同小学生,可爱极了。进入大经堂,主殿为二层楼结构,中间部分挑空,显得高远空旷。整个大殿一共使用了80根支柱,建筑材料多为木材,不知道是不是就地取材的缘故,还是为了方便雕刻。顺时针边走边欣赏,我们都感叹那精细纷繁的雕刻艺术。殿堂的柱饰、梁枋、斗拱、门饰、佛龛、法台、佛像、背光、飞檐、窗棂、回廊栏板等等,几乎每一寸可利用的木块上,无不留下雕刻者精湛的艺术。我想,那里面应该有很多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只是宗教文化的差异,我们无法深入精髓。
        相邻的山坡上是康坞大寺的遗址,经过浩劫的残垣断壁仍然顽强矗立着。一群灰色的飞鸟在上面盘旋着,加上阴翳的天空和乌色的云,更显历史的沧桑感。当年,洛克眼中的美丽和辉煌早已不在,不知道后来他是否知道康坞大寺的不幸?是否为此不胜感伤?
        我、都行、在路上、许诺走到它的跟前,正在无限感伤的时候遭受到蚂蝗的侵袭,一只小蚂蝗甚至钻到都行的腋下,发现时已经被狠狠咬了一口。我们只好快速撤到寺里,火烧盐泼,手忙脚乱地从手上、鞋子里、小腿上一共抓出十来只小蚂蝗。
        都行好奇问:如果我们不光顾,它们吃什么?
        好客的喇嘛给送上暖暖的酥油茶,甜甜、金子、许诺她们大口大口喝着,我永远无法习惯那样的重口味,婉拒了他们的热情。
        木里尽管想把康坞大寺打造成旅游的门面,但却没有一个可以供游客吃饭的地方,我们只好前往下一站长海子。
       
        长海子又叫寸冬海子,当年洛克把这里比喻作“上帝的花园”。
        海子边是肥沃的草地,许多地段被开辟成牧场。这时候天气逐渐变冷,不少牧场已经转场,空无一人。
        在一处宽阔的草地建有几座木屋,门前停了几部越野车,这是当地牧民的接待站。接待站没有多少东西可以选择,我们点了土豆、牛肉和鲫鱼汤,在这么一个原生态的风景点,能填饱肚子就算不错了。
        我更关心的是天气和风景,既然阳光一直不肯赏脸,那我就拍花花草草吧。这个季节花儿不多,但我发现草间有一大片淡紫色的小花,在微风中随风摇曳着,甚是好看。后来才知道,这种小花还是珍贵的药材龙胆花。
        走到湖边,低压的云层使得湖面得色彩单调平淡,这时,几只鸟儿被惊起,突然从草丛里跃起,扑棱棱地飞向天边。
        我见过藏区的不少高原湖泊,长海子是最有特点的,它拥有无数的“浮岛”。那些“浮岛”其实是湖水中漂浮着的一个个草甸。而这和湿地草甸不同,湿地草甸是固定生长,而长海子的草甸是漂浮移动的,每天都有不同的造型。因此,长海子每天都有不同的风景,这或许是洛克发出内心由衷赞叹的主要原因吧。
        长海子其实也不长,我们驱车向前没走多久就到了头。折回来再找高点俯瞰海子,有一处地点最佳,整个岩礁高坡伸进湖心,两边都可以看到曲折宽阔的湖面无尽延伸。只不过这里海拔3600多米,还要爬上数十米高的斜坡,难度系数颇大。
        我能想象,如果阳光灿烂,在七月花开的季节,在湖边搭个帐篷,睡在帐篷里闻着花香和青草的味道,听湖面上得草甸缓慢移动的声音,那该是何等的惬意呢?
        当年的洛克,他就是这样感受长海子的美吗?

LEO_2625.jpg (390.96 KB, 下载次数: 1)

康坞大寺内

康坞大寺内

LEO_2636.jpg (153.41 KB, 下载次数: 1)

寺庙厨房

寺庙厨房

LEO_2656.jpg (344.62 KB, 下载次数: 1)

龙胆花

龙胆花

LEO_2674.jpg (263.03 KB, 下载次数: 1)

四朵金花

四朵金花

LEO_2613.jpg (313.48 KB, 下载次数: 1)

康坞大寺遗址

康坞大寺遗址

LEO_2743.jpg (264.76 KB, 下载次数: 1)

长海子

长海子


作者: 三石头    时间: 2012-6-23 16:51


D4  木里----木里大寺---泸沽湖   行程254公里

        一个矮小、面色白皙而满布皱纹的老者静坐在一张椅子上。在幽暗的背景下是一个静止不动的身影,仿佛是用明暗对比手法绘制的一幅褪了色的古典肖像画。假如真有这样一幅画出脱于现实的话,那就是它了。一种流溢着古典风格的庄严衬托着整个画面。
                                               -----詹姆斯·希尔顿

        到木里,木里大寺是非去不可的。
        但如果事先我确切知道从县城到木里大寺要走110公里的烂路,而不是事先自以为是的70余公里。然后再到泸沽湖畔还要120公里的不可预知的路况,而不是事先别人告诉我的50公里,我的信心还会动摇吗?
        其实我根本就不该动摇,当年洛克和他的随从牵着骡马带着干粮从丽江到木里,到第一站木里大寺见木里王他们就走了11天。
        去木里大寺有两条路,一条是昨天去康坞大寺方向再向左分路,另外一条是新路,方向相反,沿着理塘河一路向北。我们选择了新路,但路况比想象中还要差,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碎石土路,有车过往,扬起漫天的灰尘。
        我们的时速几乎都在30km以下,晃晃悠悠颠簸了2个多小时,接到成都朋友的电话说地图上找不到木里大寺到泸沽湖的路,这时有人动摇了,想放弃木里大寺。我和都行态度坚决,这样的地方,今天错过了,也许一辈子就错过了,那肯定会是一生的遗憾。
        我们的坚持得到回报,车行离木里大寺还有大约30多公里的一个电厂附近时,阳光露出了灿烂的笑脸,我们终于看到了一大片湛蓝湛蓝的天!而在这里,我们还享受了一段短暂的水泥路,心里舒坦极了。
        越行越近,在一拐弯处看到一辆小车停在那里,一问木里大寺已经只有二十公里的路了,他们却只能因为前面糟糕的路况而止步,的确令人惋惜。
        这时候越野车的优越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几个大水坑从容而过,整辆车就灰头灰脸了。
        不久,我们就看到左边半山坡上的寺庙建筑群,无疑,那就是我们的目的地----木里大寺。
        然而看山跑死马,十几公里的转山路不知道转了多少个弯。千转百回之后,总觉得下一个弯口就会看到那座金碧辉煌的寺庙,结果总是落空,直到一个小时后,我们终于来到了木里大寺的跟前。
        许多年前的一个下午,我看到洛克当年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发表文章所用的两张木里全景的照片,其中一张是远眺理塘河谷的壮丽景色,木里大寺像一个白色的亮圈,影影绰绰地斜放在半山坡上;另外一张是大寺挺拔屹立的近景,说明文字写道:“虽然没有北京皇宫那种宏大巍峨的气势,但木里王宫殿的正门高耸,依然显示着王权的神圣与威严。”现在,在我眼前的木里大寺显然比以前“小气”很多,80多年前的那些建筑几乎没有留下什么痕迹。现在的木里大寺几乎是全新的。在一处灰黑色的废墟跟前,一位年老的喇嘛告诉我,这是当年木里大寺大殿的遗址。灌丛和树木从里面生长出来,虽然破败,但在此可以俯瞰整个河谷,威严肃穆犹在。
        当年,洛克风尘仆仆来到金碧辉煌的木里大寺觐见木里王项此称扎巴,一睹他的风采。他在游记中写道:“我进去时他站了起来躬了一下腰,并示意我坐到放着不少木里珍宝的一张小桌旁的椅子上,他也在面对着我的一张椅子上坐下来。我无法看清主人的面容,因为他背对着敞开的窗户,而我脸上的表情都被他一览无遗。木里王站起来时身高有6英尺2英寸(1.88米),穿着绣花的绒面藏靴,他今年有36岁,虎背熊腰,头很大,颧骨高,额头低,肌肉松驰,因为他从来不劳作或锻炼。他的笑声爽朗,举止优雅,尊严又不失亲切。”这和希尔顿在《消失的地平线》一书中主人公康维觐见活佛的情景异曲同工:“一个矮小、面色白皙而满布皱纹的老者静坐在一张椅子上。在幽暗的背景下是一个静止不动的身影,仿佛是用明暗对比手法绘制的一幅褪了色的古典肖像画。假如真有这样一幅画出脱于现实的话,那就是它了。一种流溢着古典风格的庄严衬托着整个画面。”希尔顿在书里描写的喇嘛寺,与洛克当年描写木里大寺也几乎一致,喇嘛寺处在深山陡峭的半山坡上,当地多民族聚居的峡谷里,盛产黄金……“洛克镜头中的木里王宫,处于一片空谷中,宁静而从容。”希尔顿构思香格里拉时,从这些照片中吸取了描绘空谷居民的灵感。洛克写道:“由于大部分领地都是山区,可以耕种的田地极少。大约有22000名谦卑的臣民。木里是由340间房屋组成的喇嘛寺庙,有700个喇嘛。其他相距几座山的地方还有两座喇嘛寺,木里王在这3处寺庙轮流居住,每个地方住1年。木里的喇嘛信奉藏传佛教的黄教。”“不久,木里王拿出一些发黄的旧照片,照片上有华盛顿白宫的一个餐厅,还有英国的城堡,挪威海湾,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啤酒馆。”“木里王国盛产黄金,使他们有资金采购外界的物品,他们对西方生活的某些方面有所了解。”洛克笔下的一切,都让希尔顿着迷,他笔下的香格里拉几乎克隆了洛克笔下的木里王国。
        因为担心蚂蝗的袭击,我没有走进旧址,转到后来新建的大寺。
        我们来的不是时候,喇嘛已经下课了,大寺内几乎没有什么人,四周一片寂静,人在其中不由得感到一种庄重肃穆的气氛。
        时间在这里无处可寻,我们好奇地四处张望,不时用相机记录下我们的所见所感。这时,两个青年喇嘛走了进来,他们小心翼翼地收拾挂在佛像上的白色哈达。随后,有几个藏民走到门口,他们和喇嘛用藏语轻声细语交谈着,然后双手合什,躬身接受哈达。
        一切仿佛离我们很远,屋外,阳光不时从云层中探出头来微笑着,一个年老的女人正沿着转经筒边走边念念有词,我注视她很久了,似乎从我们到来后她就没有离开我的视线。忽然,我听到有念经文的声音传来,闭上眼睛聆听感觉尤为空灵,让我恍惚回到了很久以前。屋顶上有几只小鸽子扑棱着翅膀打破了暂时的宁静,一切又回到现在,我想,若干年后,我依然会记住此时的片刻感动。
       
        瓦厂原来不是砖瓦厂的意思,而是木里老县城的所在地。现在瓦厂是木里的一个镇,一条街道就是全部的繁华。
        下午3点,我们在镇上找了一个小吃店简单完成了午餐,出来这么多天,准点吃饭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
        在镇上打听了好几个人,都知道去泸沽湖的路是通的,都说这条路无比难走,但谁也没有走过,120公里的路估计要走上半天。
        反正我们已经习惯了颠簸,上车不久,摇晃一会儿就睡着了。朦胧中听到手机响了,听见金子在那头兴奋的声音:前面山谷有彩虹!
        原来我们已经在半山腰上了,在一处豁口停车,那彩虹就斜挂在右边的山谷中,黄蓝相间,直向云霄。
        越往上行,经过海拔4160米的西岭山口,风景越来越美,木里号称植物的王国并非虚名,一路行来,仿佛是在原始森林中行走。林间的树木粗壮高大,树枝上还挂满柳絮般乳白色的树须,这种现象我在香格里拉普达措公园见过,只有在空气质量极好,负离子浓度极高的地方才可能出现。这里刚刚下了场阵雨,林间云雾飘渺,恍若仙境。不时还看到溪水从山上潺潺流淌,有些落差大的地方还会形成瀑布,子非鱼说:这不是传说中《阿凡达》中的场景么?
        是啊,如此美景,路再艰难又何妨?事实上除了几个塌方路段比较艰险外,一些积水沟壑对小车来说可能是不可逾越,但我们越野车通过则没有什么难度。我倒觉得这一程比早上好走得多,至少没有什么灰尘。当然,路上美丽的风景多少会左右我的真实判断。
        如果不是天色将晚,我真想在这个地方走一走,不去关心时间的流逝。
        晚上9点,我们终于抵达泸沽湖畔。这120公里的路程,我们走了足足5个小时。
       
    泸沽湖摄影旅游行知书:    住宿:沿湖可供选择的酒店、宾馆不少,有星级酒店,但更多是各具特色的客栈,条件都还不错,适合休闲、发呆。主要集中在里格岛、大洛水、尼塞村以及四川境内的草海。平时价格不贵,标间在100元左右,但一到节假日就不厚道了,价格高得离谱。    饮食:沿泸沽湖周围的村落都有餐馆可进餐,泸沽湖的鱼细嫩鲜美,值得一尝。如果吃得惯的话,也可去摩梭人家围着火塘吃饭,吃秘制猪膘肉、酥油茶,和喝苏里马酒等摩梭民族食品。    特产:不妨买一点苏理玛酒、猪膘肉(琵琶肉)、小凉山苹果,这些向农家购买也行,去宁蒗县城的商店也能买到。泸沽湖有许多饶有趣味的民族工艺品,但对于游客,最珍贵的纪念品莫过于一张摩梭民歌的唱片,就算从此与泸沽湖远隔万里,那悠扬的歌声也能将你再次带回这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

LEO_2809.jpg (297.18 KB, 下载次数: 0)

木里遥遥

木里遥遥

LEO_2832.jpg (160.86 KB, 下载次数: 0)

木里大寺遗址

木里大寺遗址

LEO_2837.jpg (232.93 KB, 下载次数: 1)

如今的木里大寺

如今的木里大寺

LEO_2848.jpg (335.6 KB, 下载次数: 1)

寺内

寺内

LEO_2874.jpg (268.77 KB, 下载次数: 1)

收哈达的喇嘛

收哈达的喇嘛

LEO_2930.jpg (269.56 KB, 下载次数: 0)

瓦厂乡郊

瓦厂乡郊

LEO_2945.jpg (203.43 KB, 下载次数: 1)

彩虹

彩虹

LEO_2960.jpg (255.44 KB, 下载次数: 1)

以为仙境

以为仙境


作者: 三石头    时间: 2012-6-23 17:03

D5  泸沽湖----丽江束河   行程254公里

        在我面前展开一片最漂亮的水面,湖水清澈得像深蓝色的宝石,在有森林的小山脚下和树阴下,变为紫色,笼罩这里是安静、和平的奇妙,小岛像船只一样浮在平静的湖上,一切都是静谧的,真是一个适合神仙居住的地方!
                                               -----约瑟夫·洛克
       
       
        6点整被闹钟叫醒,外面还是漆黑一片。收到子非鱼的短息:外面一片漆黑,我们还起床吗?回了一句:自己看天再决定。
        这几天都没有早起看日出,居然不清楚天亮的时间。
        在床上赖了半个多小时,才揉了揉惺忪的双眼,提着相机扛着三脚架出门了。
        我们昨晚住的是大洛水村,8年前我曾经路过这里,当时这里叫“大落水”,没几户人家,现在俨然成了一个旅游小镇,沿湖的客栈、酒吧、工艺品店一家挨着一家,若不是有这么一个漂亮的湖摆在眼前,一恍惚还以为到了丽江呢。至于为什么要把“落”改成“洛”,我不得而知。
        唯一不变的还是泸沽湖的景色,还是一如既往的迷人。清晨,泸沽湖沐浴在粉红色的晨光当中,显出难得一见的静谧。我把三脚架支在湖边码头边,一边看着游人坐着猪槽船前往湖心的小岛,一边漫不经心按下快门。
        划船的大都是身着民族服装的摩梭族女子,偶尔也有几名男子。摩梭族是母系社会,实行母系家长制,女子在每个家庭占绝对主导地位。不时有旅游大巴过来,鱼贯下来一批游客,然后急匆匆上了船。
        往回走的时候,看到有一女子正在湖边练瑜伽,动作优雅,姿态优美,神情陶醉,似乎和泸沽湖融为一体。我们几人纷纷把镜头对准她,快门声连成一片。事后她说自己当时有当明星的感觉。
        女子自我介绍叫张敏,来自重庆,是个瑜伽教练。她也是昨天刚到泸沽湖畔,为它的秀丽风景而折服。她说在这里练瑜伽真是一种绝美的享受。而后,甜甜、金子也跃跃欲试,先后和她练了双人瑜伽。
    这天早上,假如你也凑巧路过大洛水村,你一定会看到三个美丽的女子在湖畔翩翩起舞。

    驱车到里格岛,一路上的波斯菊灿烂开放,衬托着一道道美丽的湖光山色画。
        如今的里格岛比以前规模大多了,不再是当年几家客栈几户人家。现在,当地原居民荡然无存,代替的是一家一家新修的客栈和店铺,还有游客中心、停车场、剧院。原先沿湖的泥土路变成了和丽江一样的石板道,更为离谱的是,泸沽湖被填埋了一大片,修建成一个湖边花园。那些原始的、淳朴的感觉被吞噬得一干二净。如果只是局部,都可以套上中国许多小镇的统一标签。那个伸进湖水的里格小半岛的山坡是我当初最喜欢发呆的地方,现在小半岛上密密麻麻挤满了木房子,我再也没有爬上去的念头。
        我至今还清楚记得,8年前的里格岛只有一家叫“朵朵家”的客栈能上网,我和同伴maggie、佘君晚上去她家上网,那晚突然雷电交加,雨下得很大,一点也没有停的意思,我们只好冒雨深一脚浅一脚回到我们住的另一家客栈,虽然撑着伞,100米不到的路程还是把我们淋成落汤鸡。那晚的凄风苦雨差点让我们感冒,但那样的经历是美好的。
        “生活正在不可避免地走向庸俗”,引用并首肯王小波这么说显得我不够积极,但这一切其实是一个旅行悖论,我们总希望旅游目的地静止,保持那份舒服的纯真,事实上生活每一天都在改变,我们自己都在变化,能要求别人还是在原地吗?
        既然天空都绽开了笑脸,有一个好心情是必须的。在拥挤的人潮中,我们的姑娘们像花一样在湖边盛开的波斯菊丛中笑着,灿烂如同波斯菊,留下一张又一张美丽的倩影。
        蓝天白云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上,湖面的色彩丰富了起来,并随着阳光云彩的变化而变化。湖面上漂浮着一些白色的小花,弯曲的茎部在水底里清晰可见。当地有人说这种花叫“水性杨花”,似乎有点意思,但真实性令人怀疑。我想大抵是某个失恋的男子来到泸沽湖旁散心时,想到那负心的女友悲天悯地,这时,这些花儿刚好在他的视线之内,他的脑海里突然就跳出“水性杨花”这个词来,于是故事这么流传成传说。
        那个丁正日丁大哥,他说的悲情剧在此处也是很切景吧。
        其实,每一个来这样的地方开小客栈的外地人都有自己类似的故事,我在这里听过,在丽江听过,在束河听过,在阳朔也听过,除了主人公不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如同《知音》中所描述的男男女女爱恨情仇,你不说我也知道下文。
        或许我已经不懂得感动了。
        原本,泸沽湖应该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独特的摩梭族文化,这也是我们去泸沽湖旅游的灵魂部分,但这种文化时常被有悲情故事的外地人所占据所同化,他们让这种文化成为故事成为传说。也许,如果真的要感受摩梭人仍旧固守着人类几百万年进化所浓缩出的文化精髓,非得雇一个马帮,走当年的茶马古道,走现在文明还没有波及的那块藏在大山后面的净土。
        当年的洛克,他是感受到了泸沽湖的纯粹和真实,于是他在日记中这么写着:“在我面前展开一片最漂亮的水面,湖水清澈得像深蓝色的宝石,在有森林的小山脚下和树阴下,变为紫色,笼罩这里是安静、和平的奇妙,小岛像船只一样浮在平静的湖上,一切都是静谧的,真是一个适合神仙居住的地方!”直到晚年洛克在夏威夷岛生病的时候,还对泸沽湖念念不忘。
       
        摩梭少女轻轻地划着浆,阳光下,清澈的湖水如同湛蓝色的水晶,水天同色,宁静而美丽,只有猪槽船悄无声息地滑过水面,大家都在静静欣赏着眼前的美景,心情无限放松。
        “唱山歌来,这边唱来那边和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也,不怕滩险弯又多喽弯又多……”金子亮起清亮的嗓子,和摩梭少女对唱,我们也一起轻轻和着,欢笑声此起彼伏。
        只有蓝得如此清澈的泸沽湖,才能一次又一次触动我们的心弦。
        而在山坡上的观景台俯瞰泸沽湖,蓝天白云映衬下的湖水依然蓝得深邃,迷人极了。
       
        回丽江的路况比以前好了很多,几乎全程的柏油路面,只是弯道太多,250公里的路程走了将近7个小时。在著名的十八弯路段,再也找不到以往那种“路漫漫其修远兮”的豪迈。

        丽江摄影旅游行知书:
        住宿:丽江住的地方实在太多了,从豪华度假,普通酒店到古城客栈,数不尽数。中高档酒店主要集中于香格里拉大道(又称40米大道)。客栈则集中在古城,通常价格在80-200元。去丽江,还是建议住古城里面的客栈,在那里发呆晒太阳都是一种不错的享受。各价格会随旅游淡旺季节变化。现在的丽江太过嘈杂,很多人选择住在10公里外的束河古镇。每个客栈的设计都不一样,别具匠心,有时间一个个住过去也是不错的享受。
        饮食:丽江糍粑,鸡豆凉粉,米灌肠,冰粉凉宵,吹肝,腊排骨等等。
    特产:丽江可买的东西真的不少,各年龄段和消费群体都能找到适合的东西,有很多的工艺品,披肩,挂饰等小商品。工还有丽江铜器、永胜沙金、东巴蜡染、金沙红陶、木制工艺品、丽江皮鞋、火绒布等药材主要有虫草、天麻、雪茶、人参等;购物建议货比三家。

LEO_3035.jpg (182.7 KB, 下载次数: 0)

LEO_3035.jpg

LEO_3041.jpg (161.69 KB, 下载次数: 0)

LEO_3041.jpg

LEO_3064.jpg (142.45 KB, 下载次数: 0)

LEO_3064.jpg

LEO_3160.jpg (119.12 KB, 下载次数: 0)

LEO_3160.jpg

LEO_3207.jpg (324.8 KB, 下载次数: 0)

LEO_3207.jpg

LEO_3273.jpg (234.22 KB, 下载次数: 0)

LEO_3273.jpg

LEO_3297.jpg (227.04 KB, 下载次数: 0)

LEO_3297.jpg

LEO_3322.jpg (580.59 KB, 下载次数: 0)

LEO_3322.jpg

DSC_0030.jpg (381.72 KB, 下载次数: 0)

DSC_0030.jpg

DSC_0085.jpg (388.9 KB, 下载次数: 0)

DSC_0085.jpg

DSC_0207.jpg (182.13 KB, 下载次数: 0)

DSC_0207.jpg


作者: 三石头    时间: 2012-6-24 01:40


D6丽江束河----德钦飞来寺  行程360公里

        我们不知道什么叫做压抑,这里的人们靠种田生活,庄稼长得很好,谋生很容易。这里不缺什么……。这里没有工厂,没有汽车,没有人像工业社会那样为生活而奔波劳碌,这里没有经济萧条,也没有中国东部沿海及上海的动荡和战乱……
                                             ----约瑟夫·洛克
       
       
        选择住在束河是因为我们更喜欢宁静,现在的丽江喧杂得不行,尤其是节假日的晚上,整个丽江古城就是一个大迪吧,躲也躲不开。
        现在的束河就如我8年前来的丽江,虽然逐渐开始浮躁,但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坐还是不难的。我很担心,没多久这里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丽江古城。那时,我们还能找到另外一个束河吗?
        我们住的地方以前是一片田野,晚上蛙声四起,小虫不眠。现在已经是古镇的中心地带。其实我更喜欢那时只有两条街道的束河,坐在古老的大石桥上,看穿着蓝白民族服饰的纳西老人慢悠悠走过来走过去。或者在临水简易的小酒吧一坐,听老式唱机传出嘶哑的怀旧音乐,一瓶啤酒一条煎鱼就可以消磨一个下午的时光。
        难怪当年洛克会喜欢这里,一住就是27年。而从他的写给友人的心中,他所描绘的无疑是一个远离尘世的世外桃源----“我们不知道什么叫做压抑,这里的人们靠种田生活,庄稼长得很好,谋生很容易。这里不缺什么……。这里没有工厂,没有汽车,没有人像工业社会那样为生活而奔波劳碌,这里没有经济萧条,也没有中国东部沿海及上海的动荡和战乱……”。
        我更喜欢清晨的束河,这时候,大多数人还赖在床上做着甜蜜的梦,我们却有幸和束河的阳光一起见证束河最美的时光。
        踏着被岁月磨练得斑斓异彩鉴可照人的青石板路,在寻常巷陌中没有目的地穿行,越往深处走,越感觉到呼吸清澈而空灵。石壁上的青苔,窗台前的小花,河底下的水草,处处都透着生命诱人的绿。来自雪山脚下的流水在门前缓缓流淌着,冰凉入心。在这儿,感觉世俗远了,天地近了。
        女孩们自然成为我们的模特,她们摆着各种pose,笑靥如花。清晨的阳光柔柔地洒在脸上,每个人身上都洋溢着青春的美感。
        这个早上,束河的很多角落都有我们的欢笑声。
       
        从束河到飞来寺的距离大约360公里,这样的距离其实不能算远,在高速路上最多也就三个来小时。但在川滇交界,具体的时间是不可预知的,经验告诉我们,早上十点出发,到目的地肯定是天黑。
        中午12点,路过长江第一湾,观景台所看到的景色和我记忆中的大相径庭。因为要赶路,也没有详细去印证。
        六个多小时后,我们经过路旁的金沙江大拐弯景区,此时光线已经在山顶上,拍出的效果并不理想。还好,我们没有交纳30元的门票。原本,这只是一个大自然的地貌而已,根本不需要什么投资和管理,却被某些人圈起来卖钱,着实感到悲哀。云南省号称一个比较成熟的旅游大省,连这样的地方也要圈地卖票,未免太急功近利了吧。
        过了两个哑口,晚上10点,我们到达飞来寺。360公里的路程我们刚好走了半天。
        我们所住的酒店正对着梅里雪山,晚上12点,月光照在清冷的雪山上,分外迷人。我忍不住到露台上架起三脚架长曝。回头看四楼房间窗前还有几支“大炮”正对着雪山,原来在路上、见书、都行他们和我一样,都舍不得睡啊。

DSC_0246.jpg (245.52 KB, 下载次数: 0)

DSC_0246.jpg

LEO_3461.jpg (297.67 KB, 下载次数: 0)

LEO_3461.jpg

LEO_3525.jpg (297.54 KB, 下载次数: 0)

LEO_3525.jpg

LEO_3450.jpg (334.18 KB, 下载次数: 0)

LEO_3450.jpg

LEO_3595.jpg (366.23 KB, 下载次数: 0)

LEO_3595.jpg

LEO_3598.jpg (305.18 KB, 下载次数: 0)

LEO_3598.jpg

LEO_3698.jpg (225.17 KB, 下载次数: 0)

LEO_3698.jpg


作者: 三石头    时间: 2012-6-24 01:47


D7 飞来寺----明永冰川----飞来寺    行程74公里

        有一小片云围绕在金字塔般的边缘,使其看起来更加生动活泼。
        这无疑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山峰,几乎就是一座美妙无比的金字塔。
                                                   ----詹姆斯·希尔顿
        是我亲眼所见过的最为壮美的山峰
                                                      -----约瑟夫·洛克

         早上6点22分,闹钟还没响,我就醒来了。酒店昨晚说日出在7点15分左右,于是我把闹钟定格在6点半。
        迫不及待走到房间外的露台,呵,雪山都还在。天空繁星点点,只是峰顶附近的云层挺厚的,漂浮不定,卡瓦博格等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我有点忐忑,我们能看到日照金山吗?传说梅里雪山从不轻易示人,一般来十次才能看到一次。我的一位朋友来过三次,每次都呆了好几天,都无法见证梅里雪山真面目,我们会是有缘人吗?
        都行说,我们一定能见到的,我们就是有玩的命。
        这话他在我们看到西岭山谷的彩虹时说过,在泸沽湖看到蓝天白云时说过,的确,我们真是有玩的命,这一路上,我们受到上苍很好的眷顾。
        半个小时后,云层渐渐散去,梅里十三峰华丽丽地呈现在我们眼前。7点13分,第一缕阳光如约而至,照射在珠峰卡瓦博格的峰尖上,然后迅速往下移动。  
        “当最早的日光触及峰巅时,前方呈现苍白色三角形的山,又出现了。它先呈现灰色,随即变成银白色,后来,太阳最初的光芒吻了上来,这顶峰竟妆点上了粉色的胭脂。”
        一切如同詹姆斯·希尔顿笔下所描绘的精彩。
       
        顿时,相机快门声响成一片。不到1分钟,右边的奶日顶卡峰、玛兵扎拉旺堆峰也红了,紧接着是左边的缅茨姆峰。这是我除了主峰卡瓦博格外最喜欢的一座雪雪峰,它亭亭玉立,气质若兰,传说是喀瓦格博山神的妃子。5分钟后,阳光漫过所有的峰顶,清晰而神圣。真的是日照金山啊,这几天的风尘仆仆,这几天的漫长路程,这几天的腰酸屁股痛,在这一刻都化为对自然的崇敬,对梅里雪山的景仰!
        子非鱼、甜甜说,这屁股疼得值得。
        “有一小片云围绕在金字塔般的边缘,使其看起来更加生动活泼。”,我忽然明白了詹姆斯·希尔顿在书中对梅里雪山的所有赞叹:
        “这无疑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山峰,几乎就是一座美妙无比的金字塔。”
        “不错,景色很美,我想它该有个名字吧?”
        “它叫卡拉卡尔。”
        卡拉卡尔应该就是卡瓦博格吧,我想。当年的洛克亲眼看到它,也发出由衷的赞美:“是我亲眼所见过的最为壮美的山峰。”
       
        早饭后,我们前往30多公里外的明永冰川。之前也考虑过去雨崩村,因为徒步时间太长而放弃。
        一路所见大多是光秃秃的山岭,只有下到明永冰川脚下,才看到郁郁葱葱的森林。森林之上,露出冰川的局部。  觉得骑马前往,主要是为了节省体力。高原上行走,对有高原反应史的我,还是悠着点好。
        说是马,其实是骡子。我们一行十人,除了甜甜骑的是匹马,其他的全是骡子。
        给我牵骡子的是一位年老的妇女,名叫拉珠。她说骡子力气大,更有耐力,适合爬山。
        这一说法丁正日、见书肯定不同意,他们骑的骡子一路上走一步停两步,没多久就远远落在后面。若不是体力不支,那就是有意怠工。我们的解释倾向前者,想想那么瘦小的两匹骡子,压上两个那么肥壮的男人,能健步如飞才怪。  一路上风光旖旎,眼光所及都是数百年的参天大树,仰望除了惊叹还是惊叹。有些树木直接从山谷下笔挺挺地向上生长,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愈发红艳,甚是好看。闭上眼睛,各种鸟鸣的声音、山谷里水流的声音混在一块,恍如天籁之音。
        沿途看到最多的是用小石头堆起的造型各异的石堆,拉珠说那是朝圣者为自己、为亲人搭起去天国住的象征性小屋。   大约骑行了2个小时,我们到了冰川上的圣迹太子庙。太子庙很小,庙里只有一个老喇嘛正在做木制镯子,一个30元,样子还不错,古色古朴的,买了一个。  
         从寺庙后的小道下到冰川,拉珠说的15分钟路程我们走了将近30分钟。冰川前搭建了一个木制观景台,我们在此能看到明永冰川的全貌。我以为冰川是雪白雪白的,现在看到却大相径庭,灰黑如一块块矿物质集中在一起,在阳光的强烈照耀下熠熠闪光。难怪我们在底下看到从冰山流下的河水,到了脚下却变成了一条灰色泥浆水的河。
        下山的时候拉珠说,她家就住在附近的村子,小时候她经常和伙伴们到这里玩,那时候的冰川颜色很白,而且一直延伸到山谷下,现在冰川渐渐在萎缩,已经不好看了。也许,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暖,有那么一天,明永冰川也就成了历史。毕竟,这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冰川。
       
        回去的车上,大家都东倒西歪睡着了。来回骑着三个多小时的骡子,许多人都觉得屁股酸痛,我还好。
        到了酒店,我却不舍得休息,时不时走到窗前看梅里雪山无比秀丽的容颜。
        下午6点,一排整齐的光束突然透过云层从天空倾泻下来,如果再迟一点,光线的色调再丰富些,那一定会无比震撼。
        半小时后,我们陆续来到顶楼的平台上,等待日落。
        等了将近20分钟,雪山背后的天空才渐渐红润起来。很快,云彩红了,形成绚丽的晚霞,缅茨姆峰似乎被套上了金边,光彩夺目。这时,旁边的五佛冠峰后面升起一团团红云,火烧一般翻涌着。倒是卡瓦博格一直不温不火,一脸冷峻。更远的天空上云层更有意思,居然搭积成凯旋门的形状。
        有人说:梅里雪山是这样一座山,一见就热泪盈眶,就想哭,就想发誓,就想大吼一声,就想大爱一场。
        你有这样的感觉吗?
        起风了,有一点儿冷。我紧一紧衣口。
        这夜,梅里的星空依然令我迷恋,我用三十分钟的长曝时间见证它的斗转星移。
        都行后来见到照片评论说,任风起云涌,斗转星移,雪山巍然不动。此乃人生最高境界!

   
    梅里雪山摄影旅游行知书:   
    住宿:毫无疑问,最好的位置在飞来寺。飞来寺现在的酒店、客栈比较多,其中位置最好的当属雪域神川酒店,在四楼的房间或露台上可以完全看到梅里雪山的全貌,且不需要门票。平时价格在200元左右,条件比县城三星级酒店略好。
    饮食:以川菜为主,有什么吃什么。
    最佳时间:观赏梅里雪山的理想季节是10--5月的冬春季,最佳季节是10月底后,天气晴朗,空气洁净,透明度高,常能看到主峰。其他时间,要看运气。
    节日:二月箭友节,九月的神节。农历历十月初三至初六弦子节,十月二十五日燃灯节等。
    特产:梅里雪山。可惜带不走,只能留在美好的记忆中。

LEO_3716.jpg (117.42 KB, 下载次数: 0)

LEO_3716.jpg

LEO_3760.jpg (343.75 KB, 下载次数: 0)

LEO_3760.jpg

LEO_3782.jpg (501.08 KB, 下载次数: 0)

LEO_3782.jpg

LEO_3815.jpg (290.75 KB, 下载次数: 0)

LEO_3815.jpg

LEO_3932.jpg (394.58 KB, 下载次数: 0)

LEO_3932.jpg

LEO_3933.jpg (346.23 KB, 下载次数: 0)

LEO_3933.jpg

LEO_3966.jpg (300.82 KB, 下载次数: 0)

LEO_3966.jpg

LEO_3968.jpg (293.45 KB, 下载次数: 0)

LEO_3968.jpg

LEO_3969.jpg (186.58 KB, 下载次数: 0)

LEO_3969.jpg

LEO_3999.jpg (457 KB, 下载次数: 0)

LEO_3999.jpg


作者: 三石头    时间: 2012-6-24 01:59


D8  飞来寺----乡城   行程360公里


        天空碧蓝如洗,午后的明媚阳光下,有一种梦幻般的景色向他飘来,仿佛一下子就把他余下的氧气从肺里吸了出来。远远地,在视野的尽头, 隐隐呈现出绵延重叠的雪山峰峦,被冰雪装扮得银彩飞扬,雪峰仿佛飘浮在绵绵的云层之上。
                                                   ----詹姆斯·希尔顿
       

        凌晨5点半我就醒来,星光依旧灿烂。清冷的夜空下,清冷的梅里雪山显得无比静谧。
        这两天每天才睡3、4小时,竟也不觉得困倦。
        今天的云层比昨天要薄,梅里众峰毫无悬念地呈现在眼前。和昨天几乎相同的时间,明艳的晨光一点一点地涂抹每一个山峰了。很快,整个雪山都披上金色的外衣,光彩迷人。
        我仍然手忙脚乱,几乎用遍了所有焦段的镜头,全景、局部特写、接片,每一次屏息按下快门,都是充满期待,满心欢喜。
        天空的颜色是那么动人的湛蓝,看上去那么纯净、清澈,仿佛刚被水洗过一样。有人大声欢呼,有人喃喃自语,即使已经不再陌生,仍旧心潮澎湃,内心震撼。挺拔庄严的卡瓦格博主峰,清秀婀娜的缅茨姆峰,还有那鬼斧神工的五佛冠峰,等等等等,一切的一切都将铭记在心。
        早上9点,说再见的时候到了,有些人还是恋恋不舍,临上车前还在以梅里雪山为背景留下倩影。
        其实说再见还是太早了,过了德钦县城,还有很长的一段路和梅里雪山如影相随,我们走走停停。
        “天空碧蓝如洗,午后的明媚阳光下,有一种梦幻般的景色向他飘来,仿佛一下子就把他余下的氧气从肺里吸了出来。远远地,在视野的尽头,隐隐呈现出绵延重叠的雪山峰峦,被冰雪装扮得银彩飞扬,雪峰仿佛飘浮在绵绵的云层之上。”
        一直到临近白马雪山垭口,梅里雪山才在我们的视线中淡出。
       
        一路上翻山越岭,奔子栏路段正在修路,吃了不少灰尘。接下来的路段大多是柏油路面,只是弯多路窄,晚上9点多,我们才到达乡城县城。

LEO_4037.jpg (352.55 KB, 下载次数: 0)

LEO_4037.jpg

LEO_4087.jpg (410.46 KB, 下载次数: 0)

LEO_4087.jpg

LEO_4188.jpg (317.18 KB, 下载次数: 0)

LEO_4188.jpg

全景图 a.jpg (96.13 KB, 下载次数: 0)

全景图 a.jpg

DSC_4364.jpg (307.45 KB, 下载次数: 0)

DSC_4364.jpg


作者: 三石头    时间: 2012-6-24 02:10


D9   乡城---香格里拉镇   行程110公里

       
        在整个香格里拉,信仰和平共存,奉行适度的准则。人们都从事着自己感兴趣的事,不用担心时间和金钱,他们生活无忧。美丽、和谐、宁静、闲逸……似乎人类的一切理想都在这里找到了归宿。那里有辽阔的地域,绵延的山脉,丰腴的草场,清澈的溪流,圣洁的雪山……                                                ----詹姆斯·希尔顿
       

        乡城只是一个过站,或者说只是一个提供我们歇息一晚的地方而已。天还蒙蒙亮,我们就离开这里。在城外一个空旷地,可以仰望河对岸的县城,我拍了两张照片作为纪念。
        一路上,白色藏房如同白色珍珠一般遍布在山间、田野,一直绵延到稻城交界。
        白房子是乡城的一大特色,由此也有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很早以前,一位心地善良、纯洁美丽的仙女来到了乡城。她看到乡城藏房的土房墙全是黑幽幽的,与周围优美的环境极不协调,就朝硕曲河方向的藏房上播撒了观音菩萨给的“白土”。随手撒下的“白土”,有的撒在了墙上,有的撒在河边的岩石上。落在墙上的,墙立即变得雪白、纯洁;落在岩石上的,成了现在人们修筑新藏房用于粉刷的“白土”。
        当然,传说归传说,现在这种白色藏房看起来确实和周围的环境很搭调。
        上午9点40分,车行桑堆乡路段停下休息,道路右侧有一处宽阔的草地,上面有块圆圆的大岩石,不远处就是个藏族村庄。此时阳光正好,晒在身上懒洋洋的。
        许诺建议大家可以在草地上这里玩UNO牌,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
        于是,附近村子的一些孩子们在这个早上看到一道奇特的风景,一伙汉族游客团团围坐在草地上,在玩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纸牌。时而嘻嘻哈哈前俯后仰,时而假装生气连爆粗口。
        悲剧性的结果是可以预料的,分别坐在我左右两旁的甜甜、子非鱼心照不宣,联手卑鄙地把我“做掉”了。输掉的惩罚是爬上那块又圆又大的岩石。
        越来越多的小孩子围了过来,我问其中一个约莫七、八岁的小男孩:“你能爬上那块大石头吗?”
        “能!”说完他快速就爬上岩石,动作敏捷如猴子。紧接着,又有一个小男孩和两个小女孩爬了上去。这个地方显然是他们经常游玩之地,爬上爬下也就没有什么难度可言。
        我们邀请他们一起合影,他们既腼腆又开心。他们的笑容清澈纯真,没有任何的杂质。
        我们几乎把车上所有的巧克力、糖果、饼干、方便面都分给他们。丁正日甚至分给了他们每人一块肥皂,并一再叮嘱他们要勤洗手,好好读书。
       
        路过贡嘎朗吉岭寺,这地方我6年前曾经来过。当年简单古朴的大门如今修得金碧辉煌。朗吉岭寺在藏语中是“雪山洲”的意思,始建于明朝初年,至今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稻城最大的黄教寺庙。朗吉岭寺因得五世********赠送的一尊鎏金强巴佛(弥勒佛)而著名。室内的壁画精美绝伦,一位年轻喇嘛带我们在里面参观的时候,一再叮嘱我们不要拍照。只是后来我和他攀谈开来,知道他叫益吉,他就不再拦阻了。
        我对博大精深的藏传佛教中繁多的佛像及丰富的壁画内容所知甚少,顺时针边走边看,除了惊叹也说不出所以然来。倒是益吉,不厌其烦地给我介绍。
        走出寺外,接到老白的电话,6年前我正是和他一道到这个地方。这家伙整天往国外跑,一年也难得打一个电话给我,可偏偏刚才我想到他的时候,他的电话就来了,莫非他有心灵感应?但乐极生悲,那边电话刚挂掉,我这边手一滑,iphone4重重摔在石头铺就的地面,屏幕立马成了麻花。
        时间还早,决定在村里转转。这里都是寺庙的范围,每一幢房子住的都是寺庙的喇嘛。司机扎西带我们去活佛家里做客,感觉既新鲜又兴奋。
        活佛是个年轻的帅小伙,叫昂汪克珠,今年27岁。他看起来有点腼腆,说起话来细声细语的。他说他毕业于色达佛学院,父母在附近的乡下,他的舅舅在这里照顾他的起居。
        许诺和他聊得很投机,我更感兴趣是院内的那颗大苹果树,上面结满了苹果,经得活佛的同意,临走时我摘了一个。
       
        香格里拉镇改变得太多,以至于我的记忆彻底被颠覆了。原来唯一的一条街道被拆掉重建了,现在又多出一条街,因此在街上散步的时候,我都无法辨清方向。
        晚饭的时候,丁正日继续给女孩们讲述他的悲情故事,据说这次场面极为催情,说道动情处,讲故事的和听故事的都泪光闪动。
        后来丁正日丁大哥说,其实我是被听故事的人泪光所感动的。而已。
        故事听成了事故,其实是蛮有趣的。
       
       
    香格里拉镇摄影旅游行知书:
    住宿:香格里拉镇是去亚丁的必经之路,选择在这里住下,大多是因为亚丁的住宿条件不够理想。这里酒店设施较好,已经有家四星级酒店,另外一家五星级的不久也将开业。此外,还有一些家庭式客栈、旅馆条件也不错,非节假日标间在150元左右。
    饮食:和稻城没有什么区别,这儿最主要的还是川菜。

DSC_4393.jpg (353.9 KB, 下载次数: 0)

DSC_4393.jpg

LEO_4261.jpg (392.63 KB, 下载次数: 0)

LEO_4261.jpg

LEO_4276.jpg (313.61 KB, 下载次数: 0)

LEO_4276.jpg

LEO_4295.jpg (257.41 KB, 下载次数: 0)

LEO_4295.jpg

LEO_4323.jpg (188.51 KB, 下载次数: 0)

LEO_4323.jpg

DSC_4469.jpg (253.72 KB, 下载次数: 0)

DSC_4469.jpg

DSC_4494.jpg (337.66 KB, 下载次数: 0)

DSC_4494.jpg

DSC_4528.jpg (322.27 KB, 下载次数: 0)

DSC_4528.jpg

DSC_4586.jpg (177.4 KB, 下载次数: 0)

DSC_4586.jpg

LEO_4422.jpg (157.99 KB, 下载次数: 0)

LEO_4422.jpg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6-27 10:01


D10  香格里拉镇---亚丁  行程35公里

    “那些山峰真是如此险恶而且神秘吗?”
    “看上去就像地平线上耸起的一撮白色的绒毛而已,我几乎问遍了所碰到的每一个人,可半点线索都没找到,我想这些地方一定是世界上最人迹罕至的区域……我有幸碰到一个曾试图翻越这些山脉的美国旅行家,然而他自己也迷了路,他说山路倒是不少,但是都很陡很险,地图上也没有标注,我问他有没有可能找到像康维所描述的那样一个山谷。他说不能说没有可能……”
    “……我试着去了一趟稻城府。那是一个古怪的地方,像是世界上最偏远的一个集镇,非常难以到达。云南的汉族脚夫们从这里把他们的茶叶转给藏族人…… 我发觉那里的人都非常文明、儒雅……”
    “你认为他会找到香格里拉吗?”
                                                                    --------詹姆斯·希尔顿

        当年,洛克沿着水洛河的一条发源于夏诺多吉峰的支流,抵达了夏诺多吉峰下。“云层骤开,显现出雷光电闪的守护者的真面目----一座裁剪过的金字塔。在它两旁的山壁象是一只巨大的蝙蝠所展开的双翼”。洛克自豪的宣称:“我们现在处身在一个没有人知晓的地方,从来没有一个白种人曾经立足在这里过。”
    洛克文章中说他在稻城亚丁看到了世界上最美丽的三座雪峰,他毫不吝啬用最美的语言来赞美它。人们都在议论:“世界上还有这么美丽的地方?”
        1931年,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根据洛克的有关资料,写成并发表了以发现神秘“香格里拉”为背景的长篇小说《消失的地平线》(Lost Horizon),不惜笔墨着力描绘了香格里拉(Shangri-la):“这里有雪山峡谷、金碧辉煌的庙宇,被森林环绕的宁静的湖泊,美丽的草原,也有净如明镜的天空,让人窒息的美丽,纯洁、好客的人们热情欢迎着远道的客人;这里是宗教的圣土,人间的天堂。这里有神圣的雪山,遍地的野花,成群的牛羊在徜徉,湍急的瀑布在跳舞。在这里,太阳和月亮就停泊在你心中。她就是传说中的----香格里拉 ”。 这些唯美的文字深深地印记刻在人们心上,于是,人们开始一遍又一遍寻访香格里拉。
        那么,香格里拉在哪来呢?也许,每一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香格里拉。

        亚丁只是稻城县境内的一个小村,离稻城县城100多公里。亚丁与稻城县之间的乡级行政单位就是著名的香格里拉镇。香格里拉按照藏文的字面意思是“心中的日月”。
        期待的亚丁小村终于毫无保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和我记忆中的几乎一样,火柴盒般的房子安静地散落在山坳中,田间点缀着一簇簇草垛,乍一看还以为是白色的绵羊。所不同的是,以前的土路变成了柏油路,但仍是以前的形状,从小村中间蜿蜒延伸到峡谷并消失在树林深处。早上的阳光很明媚,照耀在小村前的雪山与五彩斑斓的树林上,折射出七彩的光环,耀眼夺目。
        大家决定不休息直接进山。由于海拨较高,大多数人选择骑马。只有都行、丁正日、金子选择徒步。
        我又被分到一匹骡子,牵马的还是一位老妇人。她说,景区现在几乎没有马了,有马也是老马,远不如骡子有力气。好吧,反正我没有选择权,反正我是来看风景的,不是来兜风的。一路上悠悠晃晃走着,不久就到了终点。我们雇了一个背夫去珍珠海,只拿一个相机感觉轻松许多。
        一处陡坡上去,仙乃日雪峰顿时横亘在眼前。她宛如一道巨大的屏障矗立着,用宽阔的胸怀迎接我们。她的右前侧是一座金字塔型的尖峰。再往前,一片开阔的山间河谷展现在我们面前,雪峰,森林,草场,牛羊,溪流,湖泊相映成趣,组成一幅天然的田园画卷。
        上到冲古寺,和寺庙内的一个年轻喇嘛聊天,知道了这里的三座呈品字形排列又完全隔离开的雪山北峰仙乃日海拔6032米,南峰央迈勇与东峰夏诺多吉海拔都是5958米。这里的藏民认为这里就是他们的桃花源,所以这里的藏民无需去拉萨朝圣,而是围绕神山顶礼膜拜。
        冲古寺继续往上,四十分钟后到达珍珠海。珍珠海比想象中要小许多,湖边搭建着木栈道,还有一个较宽阔正对着仙乃日雪山的观景台。
        微风习习,吹皱了珍珠海的水面,倒影就见不到了。忽然,风停了,雪山倒影出现了,但我只拍了两张,水面又是满脸皱纹了。
        坐电瓶车到洛绒牛场,明显感到风的力量四面八方而来。浓浓的秋色之下,洛绒牛场显得萧条,这时候牛场进入“休息”期,牛场成了空壳子,偌大的一块草场看不到一只牛,只有几匹马几批人悠闲散步着。
        坐在草地上休息,左侧是夏诺多吉雪峰,前方是央迈勇雪峰,而仙乃日雪峰却在身后。置身其中,真有“今夕不知是何年”的幻觉了。
        在藏民眼里,神山内的一切都是最神圣不可侵犯的,山不能动土,更不能砍伐一草一木。因此,当年的洛克所看到的和现在并无太大的区别。雪山、冰川、河谷、森林、草甸、冰川下悬挂的飞瀑、残破的寺庙,现在仍然存在,所有这一切,在我们灵魂深处最柔软的部分,还会被温柔荡漾,这才是我们梦中的香格里拉啊。
        回到冲古寺,我们从右侧的石阶上可以到达另外一个观景台。我依然记得,那年我在这里遇到当地一位摄影人,他说他在这里拍了20年,这个位置是他认为拍日照夏诺多吉雪山最好的,他说这个角度夏诺多吉雪山犹如一个仰卧的少女,美丽动人。
        今天的云层较厚,一直在夏诺多吉雪山和仙乃日雪山上盘旋,峰顶时隐时现。
        当年洛克也曾在这个角度凝望雪山,他写道:“夜幕降临了,我坐在帐篷前面,面对着藏民们称为夏诺多吉的巨大的山峦。此时云已散去了,雷神的光彩呈现在眼前,那是一座削去了尖顶的金字塔形的山峰,它的两翼伸展着宽阔的山脊,像是一只巨型蝙蝠的翅膀……”
        我们也能得到雷神的眷顾吗?
        下午5点,许多人认为日照雪山无望,纷纷撤走。最后只留下我和都行,我们决定耐心等候。我坚持认为,仙乃日雪山背后的云层较薄,很有可能会红成一片。
        我们开始用黑镜尝试长时间曝光,目的是让云流动起来,使得画面有风起云涌的动感。
        因为谁也没有经验,我们只能根据自己的推算,结果往往欠曝,但效果还是蛮不错的。
        在等待的过程中,阳光真的冲破云层,照耀在附近的山头上,虽然最终没能移动到夏诺多吉雪山的峰顶上,我们也觉得这等待完全值得。而让我们更欣喜的是,仙乃日雪山后面的那一大片云彩也红了,并且一直往上翻涌,气态万千,美不可言。这时,一轮圆月从左侧的山后缓缓升起,我用双重曝光把它移到夏诺多吉雪山的上空,居然有海市蜃楼时空错位的美感。
        机会的确是留给有耐心等待的人。
        晚上7点多,我们徒步下山,40多分钟的路程一点也不觉得辛苦。而就在中午,我还有高原反应呢。

    亚丁摄影旅游行知书: 
    住宿:整个亚丁村就是一个旅店村,家家户户都是旅店,只是条件都不太好,几乎都是普间,没有独立卫生间,平时在100-160元之间。节假日暴涨3-8倍,和抢钱没有两样。
    季节:每年十月的第二周至第三周共十天左右的时候是亚丁最美的时节,不过夏天也不错,可以看到漫山遍野的野花。
    其他:    1)亚丁门票:168/人  记者半票      2)尽量带冬季的厚衣服,如羽绒服,山上经常下雨,下雪,注意保暖及高原反应。

LEO_4495.jpg (430.01 KB, 下载次数: 0)

LEO_4495.jpg

LEO_4499.jpg (348.1 KB, 下载次数: 0)

LEO_4499.jpg

LEO_4528.jpg (278.33 KB, 下载次数: 0)

LEO_4528.jpg

LEO_4542.jpg (427.74 KB, 下载次数: 0)

LEO_4542.jpg

LEO_4591.jpg (366.15 KB, 下载次数: 0)

LEO_4591.jpg

LEO_4687.jpg (402.01 KB, 下载次数: 0)

LEO_4687.jpg

LEO_4776.jpg (221.87 KB, 下载次数: 0)

LEO_4776.jpg

LEO_4807.jpg (204.46 KB, 下载次数: 0)

LEO_4807.jpg

LEO_4820.jpg (261.02 KB, 下载次数: 0)

LEO_4820.jpg

LEO_4831.jpg (222.5 KB, 下载次数: 0)

LEO_4831.jpg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6-27 10:12


D11   亚丁----稻城   行程100公里


        “在整个世界里,还有什么地方有这样的景色,等待着摄影家和探险家。”
                                                            
                                                                 ----约瑟夫·洛克
       


        车过万亩金黄金黄的杨树林时,风吹起,有叶子纷纷飘落在车前的玻璃上,我恍惚又回到去年秋天的喀纳斯。
        暖暖的夕阳斜射在满地的落叶上,合着杨树拉长的疏影本身就是一幅很美的画卷。远处的雪山和草地、牛羊、村庄那么静谧安祥,蜿蜒的小河从脚下一直延伸到雪山深处。天空偶尔也有或成群或孤单的鸟儿盘旋飞过,不知道它们是不是在回家的路上。
        沿途看到一批又一批放学的小孩,看到我们的车经过就举起稚嫩的右手朝我们敬礼。停下车来问他们为什么要敬礼,孩子说老师说我们这些客人是来旅游的,可以给当地带来发展,让他们早日摆脱贫困。我相信,孩子们的心灵是最纯净无暇的。
        拐进傍河村村道,经过了一座大桥后,路旁出现了一片片绵延呈金字塔形状的“玛尼堆”。据说祈祷的时候就捡起石块,抛上架顶,然后闭眼喃喃祈福,抛得越高便越能代表许愿能实现。而风把顶上的布条旗子吹向家乡的方向时,神灵便会把祝福送回家。
        傍河村的秀美超乎我的想像:那些城堡一样的藏式房子点缀在田野间,房子周围和田野里散落着许多高大的杨树,在阳光的照耀下,金黄的树叶闪闪发光,就像挂满了珍珠。远山不时变换着色彩,一阵风过,云朵渐渐散开,隐约可见山顶的积雪。
        大人们在忙碌着收青稞,脸上洋溢着丰收幸福的欢笑。一群小孩一直跟在我们后面,他们面对镜头充满了好奇,我喜欢他们脸上那种灿烂若花的笑容。
        在河边的一片杨树林拍人像,女孩们个个花枝招展,美丽动人。

稻城摄影旅游行知书:
住宿:稻城县城的酒店很多,标准间多在100元左右,卫生条件不错。推荐前往亚丁路途中有一个赤土乡杜鹃谷温泉山庄,可以在那里泡温泉,但手机没有信号。
美食:当地以馒头、糌粑、酥油茶、牛羊肉、青稞酒、酸奶等藏式食品为主,但也有一些餐馆可提供米饭、炒菜,价格不贵,分量挺多。
购物:稻城物产丰富,既有虫草、贝母、天麻、红景天、雪茶、水母雪莲花等名贵药材,又有青稞酒、酥油茶、高原牦牛肉,松茸、羊肚菌、鸡油菌等野生菌类,藏式头帕、藏式腰带、土陶器等手工艺品均是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LEO_4860.jpg (365.15 KB, 下载次数: 0)

LEO_4860.jpg

LEO_4931.jpg (267.62 KB, 下载次数: 0)

LEO_4931.jpg

DSC_4958.jpg (364.25 KB, 下载次数: 0)

DSC_4958.jpg

DSC_5004.jpg (337.37 KB, 下载次数: 0)

DSC_5004.jpg

DSC_5013.jpg (453.65 KB, 下载次数: 0)

DSC_5013.jpg

DSC_5022.jpg (388.31 KB, 下载次数: 0)

DSC_5022.jpg

LEO_5216.jpg (450.04 KB, 下载次数: 0)

LEO_5216.jpg

LEO_5300.jpg (323.34 KB, 下载次数: 0)

LEO_5300.jpg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6-27 10:22
admin 发表于 2012-6-27 10:12
D11   亚丁----稻城   行程100公里

D12  稻城----新都桥   行程356公里
   他凝视着那一座壮丽雄奇的山峰,一阵惊喜而快慰的感觉涌上心头——在这个世界上如此遥远,与世隔绝,渺无人烟的角落,竟然还有这样绝美的地方。
                                         --------詹姆斯·希尔顿
   
   
        这一天的行程将会无比艰苦。
        走之前司机师傅这么说。他们近一段都在这条线上跑,对于路况了如指掌。318川藏线从雅江到新都桥全线施工,堵车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前大半程的路段还好,8点30分从稻城县城出发,9点50分到达兔儿山,11点40分经过世界最高城理塘。
        午饭后继续赶路,下午2点半经过海拔4718m的卡子拉山。2小时后到了海拔4659m的剪子弯山口,不远处,有个观景台可以眺望贡嘎雪山。
        天气不错,贡嘎雪山清晰可见。这时,我的400mm头派上用场,虽然这几天看多了雪山,但贡嘎雪山海拔7756mm,号称蜀山之王,能看到全貌也是莫大的缘分。
        我们到的时候峰顶被白云笼罩着,大约过了十来分钟,云彩渐渐向东移去,透过长焦,能清晰看到峰巅和山脊的纹路。
        我们就是有玩的命。都行说。
       
        刚到雅江郊外,果然塞车了,没完没了的大货车一辆接着一辆,扬起漫天的灰尘,即使关紧了门窗,也是呼吸困难。道路也是坑坑洼洼,稍不留神,就是一蹦,头就撞了一下顶棚。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工地之中,左冲右突,就是逃不出这漫漫尘灰。
        经过海拔4412m的高尔寺山口,又大又圆的月亮悬在蓝色的夜空上,似乎触手可及。我知道,过了这个山口,新都桥就不远了。
        雅江到新都桥不过70公里,我们却开了3个多小时。
        晚上10点30分,我们终于到达了新都桥,所有人都灰头灰脸,精疲力尽。
       
    新都桥摄影旅游行知书:

    住宿:新都桥只是一个镇,但因为摄影旅游资源丰富,可供选择的宾馆不少,最好的宾馆是鑫康珠酒店,房价大概:100元/间,比较便宜又好的有康珠酒店,标准间的价格是60元/间,和鑫康珠是一家的。还有新都桥雅克驿栈位于新都桥观景台下,新都桥镇营官寨,318国道2888公里桩处,是观看贡嘎山的好地方。
    美食:可吃到川菜和藏菜,新都桥的蔬菜完全靠内地输入,而藏式口味的糌粑、面粉、青稞、酥油茶、牛羊肉随处可见。
        摄影提示:新都桥镇号称“摄影家的天堂”,主要风景在折多山-新都桥镇之间的地段,距新都桥4公里的千年古寺居寺及神秘的木崖天葬台,都是值得拍摄的地方。最佳时间在每年的十月份,秋色怡人。此外每年的5-7月也不错,可以拍摄到漫山遍野的鲜花。

DSC_5146.jpg (293.29 KB, 下载次数: 0)

DSC_5146.jpg

LEO_5345.jpg (424.67 KB, 下载次数: 0)

LEO_5345.jpg

LEO_5352.jpg (450.07 KB, 下载次数: 0)

LEO_5352.jpg

LEO_5381.jpg (310.3 KB, 下载次数: 0)

LEO_5381.jpg

LEO_5396.jpg (277.12 KB, 下载次数: 0)

LEO_5396.jpg

LEO_5522.jpg (281.05 KB, 下载次数: 0)

LEO_5522.jpg


作者: 小雨    时间: 2012-7-15 11:29
欣赏。一段美好的旅程。
作者: 水木清华    时间: 2012-9-24 15:41
我7月下旬刚去过,不过我基本每天都是逛。。。吃。。。逛。。。吃的。
作者: 三石头    时间: 2012-9-24 22:40
水木清华 发表于 2012-9-24 15:41
我7月下旬刚去过,不过我基本每天都是逛。。。吃。。。逛。。。吃的。

那岂不是如同一列火车开过----逛吃逛吃逛吃……
作者: 三石头    时间: 2013-5-12 12:01
D13  新都桥----丹巴   行程148公里

    一大早,我们就登上千年古寺居寺的山坡上,等待贡嘎雪山的日出。
    一大团云彩不依不饶地盘踞在主峰左侧,不久就成了红彤彤的一片,但还不能散去,主峰一直没能露出真面容。旁边一位摄影人说,这里看贡嘎雪山最好的时间是下午,早上是很难拍到理想的效果。
    但这丝毫不妨碍我看风景的心情,新都桥有“摄影人的天堂”的美誉,其依靠的品牌不是贡嘎雪山,而是迷人的田园风光。
     等阳光漫过田野上金灿灿的白杨林上,再漫过远处的村庄、河流、山谷。所有的景物都生动起来。炊烟袅袅升起,牛羊三三两两点缀在田间。远处的山脊,舒缓地在天幕上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满眼金黄、白色、黑色、绿色的饱和色块,在明丽的秋阳光线的描绘中,凸现着流畅的色彩和线条,使我们恍如置身画中。
   和美景相反的是新都桥糟糕的民风,我们的车停在寺庙的区域,却被几个面目可憎的藏民敲诈了每车40元的停车费。

    从新都桥出发,一路上秋色正浓,景色如画,我们如同在画中穿行。甜甜说,其实坐车的感觉也不错,不在乎目的地,看看风景,听听歌,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塔公的喇嘛庙居然要卖门票。每去一个寺庙,我一般都会捐点钱,但如果有门票,就觉得很反感了。
    八美石林在路旁就可以看得真切,放弃了走近看看的念头。
    亚拉雪山的秋色其实非常棒,五彩的山林一直延伸至巍然的雪山,怎么拍都是一幅美丽大气的画。但我们这些人是从亚丁回来,因此只是匆忙一瞥。
    我惦记的红石滩,虽然在路边多了明显的标识,但是,以前那些红艳艳的石头都哪里去了呢?是谁无耻地把大自然的恩赐占为己有呢?
    下午5点30分到达丹巴,丹巴是个四周环山怀抱的小县城,房屋建筑沿着大金川河东岸蜿蜒排开,基本是顺河一条街。大金川河、小金川河在城南不远处汇合,那就是著名的大渡河的起点。
    我们直接赶到7公里外的梭坡古碉楼群,这时阳光已经没过山顶,和以往一样,我们只是隔岸相望,想象那些高耸的古碉楼中的神秘历史。


     丹巴摄影旅游行知书:
    住宿:丹巴近几年的住宿条件有所改观,丹巴大酒店、假日酒店、鑫茂酒店评价不错,标准间价格在150-300元之间。特别推荐丹巴宾馆,标间100元左右,物美价廉。
美食:首推大渡河鱼,味道鲜美极了。此外还有香猪腿、老腊肉、土鸡、酸菜、咂酒、蜂蜜、野生菌等。  
    购物:雪梨、石榴、核桃、雪山大白豆、虫草、天麻、贝母、藏式头帕、腰带、土陶等。  
    娱乐:观锅庄舞、看丹巴藏戏、听嘉绒歌。

LEO_5569.jpg (511.19 KB, 下载次数: 0)

LEO_5569.jpg

LEO_5575.jpg (548.73 KB, 下载次数: 0)

LEO_5575.jpg

LEO_5577.jpg (526.12 KB, 下载次数: 0)

LEO_5577.jpg

LEO_5586.jpg (451.22 KB, 下载次数: 0)

LEO_5586.jpg

LEO_5537.jpg (185.06 KB, 下载次数: 0)

LEO_5537.jpg

LEO_5603.jpg (330.03 KB, 下载次数: 0)

LEO_5603.jpg

LEO_5616.jpg (346.49 KB, 下载次数: 0)

LEO_5616.jpg

LEO_5671.jpg (467.13 KB, 下载次数: 0)

LEO_5671.jpg

2005111293846926.jpg (168.35 KB, 下载次数: 0)

2005111293846926.jpg

LEO_5690.jpg (434.19 KB, 下载次数: 0)

LEO_5690.jpg

LEO_5694.jpg (229.8 KB, 下载次数: 0)

LEO_5694.jpg

LEO_5700.jpg (321.99 KB, 下载次数: 0)

LEO_5700.jpg

LEO_5710.jpg (434.24 KB, 下载次数: 0)

LEO_5710.jpg

LEO_5721.jpg (402.1 KB, 下载次数: 0)

LEO_5721.jpg

LEO_5756.jpg (308.12 KB, 下载次数: 0)

LEO_5756.jpg

LEO_5763.jpg (181.64 KB, 下载次数: 0)

LEO_5763.jpg

LEO_5774.jpg (158.34 KB, 下载次数: 0)

LEO_5774.jpg

LEO_5790.jpg (407.54 KB, 下载次数: 0)

LEO_5790.jpg

LEO_5795.jpg (330.92 KB, 下载次数: 0)

LEO_5795.jpg

LEO_5796.jpg (327.16 KB, 下载次数: 0)

LEO_5796.jpg

LEO_5801.jpg (346.47 KB, 下载次数: 0)

LEO_5801.jpg


作者: 三石头    时间: 2013-5-12 12:22
D14  丹巴---四姑娘山   行程114公里

    开出县城不久就持续上坡,忽然回首,发现车已经在云雾间行驶。回头望,大金河在山与山之间蜿蜒穿梭,缥缈的云雾把群山点缀得恍若仙境。在这里可以看见河流的方向,远山随着升腾的云雾不断变化着,隐约中跳出一串串白色的藏寨民居。
立在村头刻有“甲居藏寨”字样的大石头给了村寨一个明确的标志。村寨沿山势而建,从河谷到山脊,在相对落差近千米的向阳山坡上,一幢幢藏式楼房漫不经心地洒落在层层梯田中。远处一缕缕炊烟升起,混杂在这轻纱曼舞的云雾之间,分不清天上人间。时值深秋,目光所及各种各样鲜明的色彩让人不能不赞叹大自然的色彩斑斓。藏民说,那是天神打了个盹,不小心跌落了手中的调色盘,才使得人世间有如此绝妙的景色。
    在村寨的小路上,一位身穿藏族服饰约莫十五、六岁的小女孩热情邀请我们去她家做客,可是我们已经约好要去当地颇有名气的拉姆美女家。她笑笑说,她是拉姆的表妹小格玛。
    到达拉姆家阳光渐渐热烈起来,我和同伴爬到拉姆家的碉楼上。平台和碉楼之间只是一根木头横着,木头上凿出几处凹进的洞算是梯子。碉楼是整座房子的最高点,也是视线最开阔的地方。在这儿,整个村寨一览无余,远处的雪山逐渐揭下朦胧的面纱,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闪光。
碉楼大概是藏式房子最显著的特色吧,整个村寨的房子结构风格几乎都是统一的,均为石木结构,看不到砖和水泥的痕迹。房屋最底层为家畜圈,地面这一层为厨房、锅庄室和饭厅,饭厅不大,四周墙壁挂满拉姆和她家人以及一些风景的照片,特别是拉姆在选美时的照片,看起来很热闹。楼上是储藏室、居室、经堂,再往上是碉楼。房体的外墙刷成白色,门窗的色调华丽夸张,红、黄、蓝、绿外加描金的藏绘很有民族特色,连门帘也是五颜六色的。
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种植梨树、苹果树,这时候正是成熟季节,树上结满了果子。我们亲手上树采摘,收获满满的一纸箱。
这是我第四次到甲居藏寨,每一次都有新感觉。

    丹巴和四姑娘山并不远,一百来公里尽是新修的柏油路。下午不到四点就到达我们住的地方,许多人还觉得不习惯----咦,怎么这么快就到了呢。
    继续赶到猫鼻梁,四姑娘山完全裸露出来,遗憾的是只有主峰积雪,其余的山峰黑黝黝的,没有什么色彩。
很多摄影发烧友已经在小山头上守候日落。小山头上树林茂盛,只有两处凸出的位置可以看到四姑娘山的全貌。好不容易找到两个机位,然后守株待兔。
    下午6点,最后一缕光线终于照射在雪山上,形成美妙的光芒,四姑娘山向我们展示她最为迷人的一面。这一路走来,天气总是对我们眷顾有加,使得我们总是轻易被感动。

    四姑娘山摄影旅游行知书:
住宿:四姑娘山的酒店主要在日隆镇上,除外也可以住在长坪村。一般家庭式旅馆标间在80元左右。
美食:川菜为主,价格还算公道。可以尝尝当地藏民的牦牛奶、酥油茶。
最佳季节:6月及9-10月是四姑娘山的最佳旅游时间。6月是四姑娘山的春节,各种野花竞相开放,满山遍野,煞是好看。9月、10月的秋色宛如醉人的美酒,以上都是适宜拍摄的时间。

      

LEO_5814.jpg (231.36 KB, 下载次数: 0)

LEO_5814.jpg

LEO_5818.jpg (270.16 KB, 下载次数: 0)

LEO_5818.jpg

LEO_5837.jpg (124.83 KB, 下载次数: 0)

LEO_5837.jpg

LEO_5841.jpg (413.57 KB, 下载次数: 0)

LEO_5841.jpg

LEO_5850.jpg (257.91 KB, 下载次数: 0)

LEO_5850.jpg

LEO_5942.jpg (169.63 KB, 下载次数: 0)

LEO_5942.jpg

LEO_5989.jpg (248.46 KB, 下载次数: 0)

LEO_5989.jpg

LEO_6028.jpg (327.65 KB, 下载次数: 0)

LEO_6028.jpg

LEO_6077.jpg (267.12 KB, 下载次数: 0)

LEO_6077.jpg

LEO_6088.jpg (401.41 KB, 下载次数: 0)

LEO_6088.jpg


作者: 三石头    时间: 2013-5-12 12:23
D15  四姑娘山---成都   行程221公里


    离开的时候,天空飘着小雪,一切巧合如剧本。
车过巴朗山哑口时,雪越下越大,下车拍了两张,被风吹得满脸生疼。
到卧龙遇到交通管制,被告知这里实施单向放行,我们要等到第二天早上才能通行。还好我们车上有两本中央级的记者证,这样才得以在中午之前到达映秀镇。
     映秀镇在2008年那场地震中几乎损毁殆尽,至今还有一些地方可以看到灾难留下的遗址,而新盖的城镇已经没有从前的模样,完全成了一个江南新镇。
    我不解的是,广场上的大屏幕为什么老是在播放地震后惨状,生活每一天都是新的,何必在伤口上再撒把盐。
我们吃午饭的那家餐馆的老板娘,表面上看起来乐呵呵的,可一说起那场地震,她的眼泪就啪嗒啪嗒往下掉。
    映秀到成都全线高速,看着外面的景物飞速位移,真有点时空错觉了。
    我们回到了大城市,我们又看到了大城市,昨天以前一切的一切,如同幻觉。
    甜甜、子非鱼不约而同说:“我们可不可以假装今天才出发,再来一次?”
    我笑了笑说:“我们当然乐意了,可是司机肯定不乐意啊。”
    那梦中的香格里拉,我们已经找到了,那么就保存好,可别轻易给遗失了。

LEO_6100.jpg (251.65 KB, 下载次数: 0)

LEO_6100.jpg

LEO_6115.jpg (213.54 KB, 下载次数: 0)

巴郎山

巴郎山

LEO_6133.jpg (311.06 KB, 下载次数: 0)

巴郎山垭口

巴郎山垭口

LEO_6140.jpg (311.77 KB, 下载次数: 0)

地震后的道路

地震后的道路

LEO_6151.jpg (323.21 KB, 下载次数: 0)

路上

路上

LEO_6155.jpg (345.75 KB, 下载次数: 0)

修路工

修路工

LEO_6169.jpg (291.64 KB, 下载次数: 0)

新映秀

新映秀

LEO_6179.jpg (193.83 KB, 下载次数: 0)

映秀中学

映秀中学

LEO_6193.jpg (251.69 KB, 下载次数: 0)

映秀中学

映秀中学

LEO_6201.jpg (304.65 KB, 下载次数: 0)

最后的一次合影

最后的一次合影


作者: 金子    时间: 2013-9-25 22:46
复习一遍。想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5-7-30 17:40
牛背山

20140623090806_536.jpg (96.54 KB, 下载次数: 0)

20140623090806_536.jpg






欢迎光临 三石头客栈 (http://wanglei.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