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3-12-5
- 最后登录
- 2022-5-25
- 阅读权限
- 200
- 积分
- 51768
- 精华
- 12
- 帖子
- 8255
|
[作者:三石头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2231 更新时间:2009-8-9]
这一次的敦煌之行确系意外,原先定好的南疆之行被“7.5”事件搅乱了阵脚,临时更改行程时,敦煌不可救药地从脑海里迸发出来。
1992年,爱好集邮的我拿到一组敦煌的邮票,那是一套四方连的敦煌飞天壁画,画面上千姿百态风情万种载歌载舞反弹琵琶的仙女们一下子吸引了我。从此,敦煌梦萦绕着我很多年,一直未曾实现。而等我渐渐淡忘了,她却又无比真实地跳跃在我的面前。
鸣沙山、月牙泉
早上5点整,我和王刚等人约定一起去看鸣沙山看日出。出来时,天色微明,昨晚的满天繁星不见所踪,代替的是一片片灰暗色的云层。出租司机说,这样的天看日出估计是没戏了。我们心里都不禁有点失望,但都期待能够例外。
到达鸣沙山天色渐渐放亮,我们没有看到奇迹发生,东边依然是灰蒙蒙一片,偶尔有点鱼白露出,但风一吹,周边的云层就聚集过来,遮挡得严严实实。
尽管没有光线的眷顾,但一眼看到鸣沙山,我就被沙山山脊上的那一条条起伏层叠的曲线迷住了。我想,如果沙山是有性别的,那它一定是位漂亮的女性,只有她们才能具备这样画笔都很难描绘的曲线。
敦煌是古丝绸之路南北线的分岔点,它也是丝绸之路上一个最重要的关口,它的风似乎是可以吐出蚕丝的,才能吹出眼前这样比丝绸还柔美圆滑的曲线。
坐着电瓶车到月牙泉,虽然之前看过无数张这里神奇却雷同的图片,但出现在它的面前,除了赞叹,还是赞叹。
月牙泉很清洁,像一眉弯月,静静地躺在沙漠的怀抱里。大自然真的很神奇。
两边是高耸的沙山,偶尔风怒号着,扬起一阵阵的沙尘。按两者体量明显悬殊的比例,也许只需要一次很小的沙暴,就能够轻易埋没它,然而千百年来,它居然能若无其事安安静静地存在着,这或许就是佛家所言的一种造化吧!
还有人比我们更早登上月牙泉对面的沙山,对面更高处,更多向上的人影成了细细的小黑点。
沿着曲线上去,背着摄影包和三角架,显然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但我们都像孩子般兴奋快乐。实在爬累了,我们索性就坐了下来,开始摆出各种各样的搞笑造型留念。而一不小心,一阵风吹来,发现满口的细沙。然后又发现、裤袋里、鞋子里、袜子里,甚至我们的头发里,都能轻易掏出细小的沙粒。
银子大声说,知道在沙漠里为什么容易迷路吗?你看,我们走过的路没有脚印!回头看,果然,原先刻意走出歪歪斜斜的脚印,不一会儿已经变得模糊。在这里,任何人都是一样的,风吹过不留痕,鸣沙山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永远是干干净净简简单单。
月牙湖畔依偎着一座古老的建筑群,不时传出的阵阵钟声。蓝贝她们去过,说是一座古老尼姑庵。我没有走近,我宁愿坐在沙山上默默注视着,我不知道这建筑是不是已经伴随着月牙湖的袅袅波纹缭绕了上千年。在我看来,它们本来就是一体的,也只有这样,月牙泉才愈发生机,才不至于孤单只影。
渐渐地游人越来越多,来月牙泉跟前留影的一拔又一拔,然后绝对多数人选择不断有人坐乘骆驼绕山缓行而上。一位年老的驼夫说,鸣沙山现在有上千只骆驼,他每天上上下下都要来回三五次。我想,倘若让这上千只骆驼一一上路,蜿蜒在众多美好曲线之上,那该是怎样的一种壮观景象啊。
我们一行六人至多只能算是一个小分队,我骑的是驼队中的头驼,很高大,驼峰也比别的骆驼都高。小林子骑的骆驼个头最小,驼夫说它还属于少年时代。银子最为得意,它的那只骆驼挂有铃铛,走起来叮叮当当得很有生气。我们沿着固定的路线一圈下来大约有2个小时。骆驼虽然比马稳当,但下得山来,屁股大腿还是隐隐生疼。
到了下午,天空突然放晴了。沙漠上的天气也怪,在我们不经意间,漫天灰色的云层便被可爱的湛蓝完全替代了。在我坚持和怂恿下,我们再次赶到鸣沙山。
有了光线的眷顾,鸣沙山的一切显得格外生机。我们租了一部越野车在沙山上驰骋,时而疾上时而俯冲,享受着在无边沙漠上自由奔驰的快乐。
曲线上面是湛蓝湛蓝的天,没有一丝杂质混杂其中,是那种能够令人感动得掉眼泪的蓝;天下面是金黄金黄的沙,异常柔顺地波浪起伏着。阳光斜斜照射着,沙山被曲线分割成明暗对比的两面,背阳面暗赭,向阳面金黄。而曲线似乎就从天际延伸到我的脚下,连绵得好远好远。当地出租司机老李说,鸣沙山纵深有七座大山,孩提时他和伙伴一早约定去翻越,结果才越过四座山就到下午时分了,他们听大人说五座山后有湿地,但也有狼群出没,他们终究没敢继续下去,折回来天也黑了。
也许这才是真正的只有沙的沙漠,一种简单得只剩下震撼人的美丽。这天下午,我们没有再去月牙泉。
莫高窟
远远地,看到三危山上一个窟窿接着一个窟窿,那就是传说中的莫高窟。
莫高窟也叫千佛洞,顾名思义,也就是有上千个佛洞。据说东晋末年一个法号叫乐樽的和尚路过三危山前,忽然看到绚丽迷人的万道金光洒满天际,便笃定是佛祖显圣,于是立誓在三危山上开凿第一个石窟,后人尾随而至,在此陆续开凿石窟,到隋唐时达到顶峰。尤其是在佛教盛行的隋朝,短短三十余年间便有70多个杰出的石窟问世。由于地处沙漠地带,空气干燥,加上所使用材料耐久性好,使得这些上千年前的文化艺术得以很好保存下来。
莫高窟的外形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被蹩脚地保护过,外墙用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材料进行仿古,还加上走廊栏杆,每个窟前都有一个标号,看过去倒像一个很有特色的大型酒店。同行的美女主编孙丽笑说,如果有酒店按照这样的格局来建造,那肯定是大吸眼球且生意火爆。但搁在这里,心里却有点怪怪的感觉,我们的文物保护方法有点好笑,一旦破旧了要么拆掉重建,要么就修缮得和以前的尽可能惟妙惟肖,结果是一眼看过去,分不清什么是原来的什么是后天修缮的部分。而西方的古建保护手法相对比较合理,就用素混凝土修缮,什么地方需要维护就补什么地方,这样让人家看起来一目了然,历史是历史,现在是现在。
进入莫高窟前须得把相机寄存,不许拍照,说是为了保护窟里面文物免受闪光灯的侵蚀。于是,我们屁颠屁颠跟着讲解员,只带着一颗肃穆景仰的心进去。
从进入第一个窟到我们参观的第八个窟,我们除了惊叹还是惊叹。尽管以前也从书本上了解到莫高的雕塑、壁画,莫高的历史,以及莫高的历史性延续。在余秋雨早期作品《文化苦旅》中,这个喜欢用夸张手法去写实的作家所记录的关于敦煌的种种这次一点也不为过。站在莫高窟里,我明白,任何一种夸张的赞叹方式都不能完全诠释它的精髓。莫高窟现存492个,对公众开放的寥寥无几,讲解员说除非考古研究需要或者国家领导人来访,绝大部分石窟处于封闭保护状态。当然,我们看八个窟都费了半天的时间,如果让我们全部看完至少得耗上个把月了。
第96号窟内最大的一尊佛像给人印象最为深刻,外部是依山建筑的楼阁式九层楼,是莫高窟最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建筑。窟内的佛像是武则天为巩固帝位而开凿的弥勒佛像,高35.5米,据说弥勒佛头大身小,不合比例。但我们从仰视的角度视角上看不觉比例失调。
讲解员虽然是照本宣科,但讲解还是掺和许多个人的感情色彩,颇为生动。从建筑风格演变上看,莫高窟从早期中心塔柱式到方形平面上为覆斗再到中心佛坛经历了一个比较显而易见历程。而对于佛像雕塑,因为早期受印度影响较大、隋代追求华丽、唐代面容丰满等等,在艺术价值上,讲解员毫无掩饰对唐朝的格外推崇,而对唐朝之后的不屑。也是,从乐樽和尚看见三危山上佛光普照后开凿第一个石窟,然后跨过北魏、隋、唐、宋、元、明、清、民国这么一个漫长的历史时空。尽管我对于雕塑历史了解甚少,却也可以清晰地把盛唐时候的雕塑从其他朝代中分辨出来。盛唐的中国是最为大气、自信、从容不迫了。这在艺术上也可窥一斑。
相比之下,我对壁画更加感兴趣,如九色鹿的故事,反弹琵琶和飞天。看到以前邮票上的敦煌壁画一一呈现在眼前,心情不免激动。而由此看来,东西方文化在对“飞天”的渴望上都是相通的,西方油画中的天使身上长着翅膀,像鸟一样展翅高飞。而敦煌的飞天,只凭几根薄薄的丝绸就能随风飞舞,显然,对比之下,我们的飞天要洒脱得多。
值得一提的还有莫高窟的藏经洞,据说藏经洞珍藏有至少在公元359年至1002年间,跨越了十六国、北魏、隋、唐、五代、北宋等各代,记载各种宗教、历史、文学、艺术、地志、民俗等方面的重要文物资料5万多件。文字种类除大量的汉文外,还有为数可观的吐蕃文、回鹘文、突厥文、于阗文、叙利亚文、西夏文和少量的法卢文、梵文、粟特文、蒙古文等十几种文字。敦煌遗书种类大致分为佛教卷子、伪经、偈文、佛经目录、基督教文、志书、儒家经典、摩尼教经、状牒公文、古典文学作品(史诗、诗歌、曲子词、赞文、游记)、文体曲艺(音乐资料、乐舞意象、音乐文学、俗曲、剧本等)、世俗文学(卜卦、算命、祭文、相书、解梦书、佛道符咒、性爱风俗等)及医药文献十四个大类,堪称大百科全书。
1900年6月,莫高窟下寺当家王道士意外发现藏经洞后,惊为神物。除了私藏若干,还为了巴结奉承官绅,肆意馈赠。当部分敦煌遗书流传至民间后,莫高窟秘藏古代手稿的消息也不胫而走,引起外国的“考察家”、“探险家”和文物间谍垂涎三尺,他们纷纷将到莫高窟探险取经。从1905年到1924年,不到20年的时间内,先后有俄、英、法、日、美等国的“考察家”来到了敦煌,盗走了三、四万卷经书及许多珍贵的壁画、雕塑。如今,敦煌藏经仅仅剩下数千残卷留在中国。不过还好,那些被浩劫的经卷等大多得到国外博物馆很好的保护,就文物的保护和传承来讲,被劫走总比被毁掉要好的多。
|
-
20098914052763.jpg
(335.4 KB, 下载次数: 0)
鸣沙山
-
20098914331808.jpg
(194.55 KB, 下载次数: 0)
鸣沙山
-
20098914438730.jpg
(239.31 KB, 下载次数: 0)
鸣沙山
-
20098914521414.jpg
(211.25 KB, 下载次数: 0)
月牙泉
-
20098914559138.jpg
(121.75 KB, 下载次数: 0)
鸣沙山
-
20098914646177.jpg
(237.9 KB, 下载次数: 0)
鸣沙山
-
20098914724352.jpg
(179.44 KB, 下载次数: 0)
鸣沙山
-
20098914759164.jpg
(429.87 KB, 下载次数: 0)
鸣沙山
-
200989144816761.jpg
(284.65 KB, 下载次数: 0)
鸣沙山
-
200989141626141.jpg
(290.83 KB, 下载次数: 0)
莫高窟
-
200989141648877.jpg
(197.46 KB, 下载次数: 0)
莫高窟
-
200989141715771.jpg
(351.07 KB, 下载次数: 0)
莫高窟
-
200989141753621.jpg
(391.02 KB, 下载次数: 0)
莫高窟
-
200989141918900.jpg
(323.73 KB, 下载次数: 0)
莫高窟
-
200989141951569.jpg
(390.72 KB, 下载次数: 0)
莫高窟
-
200989142056805.jpg
(319.1 KB, 下载次数: 0)
莫高窟
-
20098914291265.jpg
(579.9 KB, 下载次数: 0)
-
20098914305382.jpg
(254.7 KB, 下载次数: 0)
阳关
-
20098914349217.jpg
(421.35 KB, 下载次数: 0)
阳关
-
200989142939672.jpg
(435.32 KB, 下载次数: 0)
阳关
-
200989143027797.jpg
(201.85 KB, 下载次数: 0)
阳关
-
200989143110233.jpg
(299.06 KB, 下载次数: 0)
阳关
-
200989143158297.jpg
(580.18 KB, 下载次数: 0)
阳关
-
200989143226531.jpg
(295.59 KB, 下载次数: 0)
阳关
-
200989143320206.jpg
(359.44 KB, 下载次数: 0)
阳关
-
200989143442686.jpg
(362.95 KB, 下载次数: 0)
阳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