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三石头客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搜索
查看: 107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旧时王谢乌衣巷

[复制链接]

653

主题

0

好友

797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12 14:22:4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作者:木儿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2421    更新时间:2007-4-26    文章录入:三石头              ]              
                                    金陵往事九记(二)      
   
特意挑了一个清晨前去乌衣巷。只因为,想在人声未至的时候去看看还有没有燕子。   
  
旧时王谢乌衣巷     它和秦淮河一样,是我南京情结中最深重的一段。若说秦淮河清丽委婉,那么乌衣巷只能用沉郁沧桑来形容。
   
清晨的夫子庙是难得的宁静,四周的店铺尚未开门,喧闹的游人也未到达。乌衣巷独自伫立在文德桥的尽头,我仰望了许久也不忍走近,总觉得它多少带着些倦容。
    应是如此的罢。从东吴铁甲乌衣营,到风流俊赏王谢居。这条不寻常的小巷最先承载了金陵的盛极繁华,它更因此成为了名门望族千年不变的代言词。
    而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不可能持久的。更何况,它身在这乱世烟云郁积不散的金陵城中。
    自唐以后,乌衣巷逐渐荒弃。昏鸦灰烟、战事血火,总觉得,即使它曾在金陵城中消失过,却始终是南京深重灾难的历史见证。
    那是因为,它一直都不曾从有心人的眼前消失。   
黛瓦粉墙的王谢故居是后世重建的,新得完全看不出它应有的痕迹。等了很久,始终没有看到鸟雀的痕迹。曾经的王谢堂前燕,或许真的只存在于千年前刘禹锡的诗里了。
      什么都已不同,只有真心前来探访的人襟怀未改。
      时间推移,乌衣巷里渐渐开始热闹,人们频繁地进出穿行。清晨的霞光褪去之后,乌衣巷亦将自己落寞的神情悄悄隐了去。出现在人们眼前的,只是导游们众口一词的介绍里那个“如今已完全看不出繁华痕迹的古代高门大户聚居地”。
      只是不知,那如潮的过客之中,还有多少人会为了它断然止步、黯自神伤?   
  
旧时王谢乌衣巷     明知它已不是当年的王谢庭院,但还是忍不住想进去看看。
   
来燕堂和听筝堂鼎足而立,各自呈现着王谢两家的兴衰史。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王导、谢安、王羲之、谢灵运、王献之、谢道韫……
      两堂的中间,是以抱琴睥睨的嵇康为首的竹林七贤的雕画。最显眼的,是地上一个仿兰亭的曲水流觞渠。
      曲水流觞,见其名已知其美。文人墨客们按序安坐于潺潺流波的曲水边,置盛满酒的杯子顺流而下,酒杯止于谁之前则由谁取而饮之,并即兴赋诗成篇。“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其中最著名的一次当属一众名士在会稽山兰亭以
至今仍令人推崇和向往的魏晋时代,才拥有这样的灵慧人物和古雅风度。   
  
旧时王谢乌衣巷     虽已是游人如织的时候,但除了我们却无人进来这王谢故居。一道门,将门内与门外隔成了全然不同的两个世界。门外喧喧,门内寂寂,这倒是分外合了我的心意。

      
在听筝堂的回廊里细细赏看历代名家的书画,却听见疏竹影里,有人弹曲。   不是筝声是琴音。古朴凝厚的曲调,优雅轻盈的泛音,是一曲《秋水》。柔婉缓和、七弦泠泠、吟然深邃。
      我站在回廊之下,径自听到了曲终。外面的阳光淡淡地照进来,仿若一张温柔的尘纱,铅华洗净,只陷我在这清浊莫辨的人间恍然失神。
      出得门来,只看到一树红梅,倚在寥落的乌衣巷口,兀自娇艳怒放。


                    
                     
游客『小米』于2007-8-6 0:49:40发表评论:
评分:5分
    奇文共欣赏!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转发到微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三石头客栈 ( 闽ICP备17012760号-1  

GMT+8, 2024-11-29 16:40 , Processed in 2.63640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